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北大方正魏新:警惕国际化并购陷阱

2025/5/16 3:09:22发布19次查看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明显加快国际化步伐。尤其是 2003 年以来,数家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通过并购进军海外市场,在媒体及投资界广泛关注下,引起一种出海热潮。
毋庸置疑,中国加入 wto 后,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我们钦佩一些企业寻求海外发展空间的勇气,但必须冷静分析中国企业是否真正到了大举海外并购的时机?
四种战略抉择
中国企业选择国际化源于做大的冲动,大不等于强,但是不大又很难强。由此,“快速做大做强” 成为众多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
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内市场饱和,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和增长极限,要想继续做大做强,必须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企业的突破点有四个 :其一,已有主业受到市场局限,增长放缓后,另辟新主业,走多元化道路 ;其二,从本土市场向海外市场延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空间 ;其三,做品牌,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进行的是同质化竞争,靠打价格战取胜,以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其四,致力于核心技术研发,以自主创新进入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提升企业内在价值。
面对四种战略抉择,每个企业都在依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并且自认为最有利的战略。这种战略抉择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并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后果。
一般而言,自主品牌与自主研发这两种选择,相对难度较大,而且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很惊人,现在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做出这两种抉择,尽管这两条路一旦走通,将是中国企业真正立足于世界之根本。
韩国三星是走全球品牌之路的成功典范。三星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进军欧美市场,在 90 年代末,斥资 10 多亿美元广告费推出其全球品牌,其中包括赞助奥运会,光是 2001 年一年,三星就在品牌广告宣传方面花费了 4 亿多美元。同时,三星的研发投入也很惊人,1996 年~ 2000 年间,支出高达 70 多亿美元,相当于同期销售额的 5%。如今,三星已经成为国际性高端品牌,成功打入欧美市场,但这与韩国政府对其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从目前客观现实来看,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尚不具备韩国三星那样的雄厚实力,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不能走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的道路,我比较认同华为的自主研发之路,这家公司在挺过最初的艰难时期后爆发出巨大能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优势,而且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也显示出良好势头。
我也欣赏相对弱小的奇瑞公司,他们面对强大的外国汽车巨头,在本土市场上顽强地树起自主品牌,并坚持自主研发。
并非自夸地说,方正是中国企业中的“技工贸”先驱,这源于王选教授的原创性核心技术 -- 激光照排。这项技术奠定了方正,其成功的市场应用也决定了方正之路,“路径依赖”必然导致方正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之路。
最近,方正通过五年的自主研发,又原创性地开发出另一核心技术 --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其市场应用前景将超过激光照排。
相对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在中国企业的四种战略选择中,相对最为容易,见效也最快的是多元化经营。
正因如此,在 20 世纪 90 年代晚期,很多企业都做出这种战略选择,但近几年对多元化质疑越来越多,因为多元化企业的持续增长并未显现,而因多元化带来的管理失控比比皆是。
我认为,不能因为多元化失败教训较多而否定多元化道路,更不能轻率地断定“多元化必败”。我们要警惕的是,企业不顾自身能力和多元化必要条件“盲目多元化”。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