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用最薄的油墨层达到理想的印刷品质,这看起来很简单,却正是柔印实现上乘印刷的精要所在。纹辊从最早的镀铬辊发展到现在60度角的雷射雕刻陶瓷纹辊,也是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过来的。
纹辊的容量与油墨层的厚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纹辊的容量是指纹辊盛载测量的能力。纹辊上每个网穴的大小决定了纹辊容量大小,而纹辊的容量又决定了油墨层的厚度,纹辊的线数与其容量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纹辊的线数越高,单位长度内具有的网穴数量越多,每个网穴就越小,纹辊的容量也就越小,得到油墨层的厚度也就越薄。
如图7所示,440线的纹辊比330线的提供了更薄的油墨层。
我们用更薄的油墨层来印刷,具有以下的优点:
※ 薄的油墨有利于控制网点扩大,从而实现宽的阶调范围
※ 使色彩还原更逼真,对比度更强
※ 薄的油墨可以实现精确的套色,保证高速度印刷
※ 使单位油墨印刷出来的总面积更大,从而油墨
※ 薄的油墨层可以使四色印刷的套印更均匀,实现更好的色彩饱和度和还原程度
薄的油墨层如何实现上述优点呢?以下逐项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薄的油墨层与油墨成本的关系。我们使用薄的油墨层来印刷,必须使用高浓度的油墨。而大家都知道,高浓度的油墨是比一般油墨更贵,这样会不会增加油墨成本呢?答案是不会。因为薄的油墨层可使单位油墨印刷面积更大,从而减少油墨的总用量,这样使你可以用相同,甚至更低的油墨成本,印出更高品质的印品。所以说好的纹辊可以实现薄的油墨层,而以同样的成本,可以印出高档的印品。
其次,我们来看油墨层与阶调范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图8。
图示意了油墨的转移,图中的油墨在印刷压力下,在被印物上扩大展开,形成印品上的网点。如果油墨层厚,转移到被印物上形成的墨点就大,因而网点扩大率〈dot gain〉就大。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来看这个例子〈图9〉。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