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包装市场一家独占
光明、伊利、三元、蒙牛、娃哈哈、汇源等企业是国内乳业和饮料行业的巨头,他们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然而消费者是否想到这些不同企业生产的不同品牌产品,其无菌包装却叫同一个名字———“利乐包”,产自同一家企业即瑞典利乐公司。
据介绍,目前我国乳品和饮料无菌包装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利乐所占,仅伊利公司一家去年就使用了 14.8亿个利乐无菌包。据统计,我国无菌纸盒年消耗量约为100亿包的包材,售价约折合人民币近4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10%左右的份额,而且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递增,成为全球最大和发展最快的市场。到2004年,利乐在中国无菌包装盒的生产能力将从目前的12亿包增加到60亿包。
这样大的市场,这样有“利”可图的行业,按照市场规律应该是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然而在我国为何却出现无人进入,无人竞争的状况?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利乐公司从1979年向我国售出首台“砖形纸盒无菌罐装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我国液态食品包装从瓶装向无菌纸盒包装转变的历史。20多年来,利乐公司取得了我国罐装机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垄断地位,并且从开始的出售罐装机扩大到延伸产品——包装材料以及零部件供应等领域。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无菌包装委员会秘书长李书良在座谈会上发言时,以一个虚拟例子形象地表现出这个行业的现状,他说:有一家企业在照相机行业具有绝对优势,并占有高份额市场,消费者因为喜爱它选择了它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家企业要求买了自家相机的消费者也只能用他生产的胶卷,而不能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滥用垄断,把他在相机领域 的垄断地位延伸到胶卷领域,这是错误的,也是国际《反垄断法》要禁止的行为。
谁都不可能永远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一家独占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竞争,没有竞争整个行业就难以健康发展。李书良认为,行业内目前不能公平竞争的现象不正常。他透露,“250毫升砖型包国产化以后,每个包可以降低0.1元成本,就是说,奶业企业生产一吨奶可以多赚400元钱利润。但现在,奶业企业利润的提高一直难以实现。”据了解,在乳业大发展的去年,无菌包装价格上升了2%。一家不以牛奶为主要产品的国内顶级饮料公司透露,公司每生产一包液态奶要赔0.2元,原因是包装太贵。
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吴韬博士发言说,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竞争,竞争是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制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可以说充分的自由的竞争机制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平台。当然,有竞争就有垄断。因为企业都是理性的经济者,他们希望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都会去谋求垄断地位。总是希望新的企业可以最少进入到自己既 有的市场份额中,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只对某些取得垄断地位的企业有利,如果没有反垄断制度,这种行为就会泛滥,会破坏市场有序发展。垄断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不让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当中,或者把现有市场当中的竞争者排挤出去。最终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在产品样式的选择、价格选择以及产品种类的选择等方面受到重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说,一个行业90%以上被一家企业垄断,说明市场构成不好,任何行业都不应是这样。当在包装行业占垄断地位的企业,对客户要求,你用我的机器就必须用我的纸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逼着客户背叛他,反抗他。这个客户有机会的时候一定会跟别人合作生产纸,或干脆生产机器设备。我相信市场会 教会我们一切。中国计算机市场曾经几乎被ibm垄断,现在大家看到微机市场已经是各种品牌纷争的局面。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垄断者能永远垄断市场。市场经济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协调发展。
反垄断有法可依
吴韬博士在介绍反垄断法时说,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的宪法,是保障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但已有的法律中有涉及反垄断的内容,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并不是没有反垄断法,反垄断就没有法律依据。
与会人员还一致认为,政府在规范市场、引导市场有序发展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陈淮说,政府应该给新参与者平等机会,如果不给机会,市场就会进入停滞状态。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认为,政府要支持中国食品包装业的发展,各有关方面应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关注支持中国的食品包装业,支持中国企业进入市场公平竞争,给企业以机会,让他 们有话语权。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一些符合国际惯例的支持方法。
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一致肯定了利乐公司多年来对中国奶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认为,应该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公平有序的竞争,才会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使消费者获益,才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