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到市区的几个较大的农贸市场随意转了转,发现小商小贩使用的塑料袋,都是从骑着自行车的流动商贩手里批发的。一些卖熟食的经营者对记者说,他们没地方批发塑料袋,也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有时买来的塑料袋有味,装熟食都没人要,但又找不到人退掉,只好在下次批发塑料袋时先闻一闻,没异味就算好的了。
对于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记者先后采访了芝罘区卫生防疫站、市工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所,均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市工商部门的检查人员曾多次到群众举报的塑料袋加工点检查营业执照,但加工厂的负责人不是被告知不在,就是躲起来,找不到人。记者所需要的食品塑料袋化学成分检测报告至今无着落,卫生防疫部门表示,因为没有检测设备,所以无法检测食品袋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所则说食品塑料袋属于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环境好坏及所使用的生产原材料是否合格,应该归卫生局管,《食品卫生法》有规定。
如此一圈下来,存在问题的食品塑料袋加工厂为什么可以常年存在,市场上大量出售的“垃圾”食品袋为什么可以有恃无恐地销售也就不言自明了。食品安全是关系到老百姓身心健康的大问题,我们的执法部门难道就不能联合起来,从源头抓起,好好治理一下混乱的食品袋加工场所,让老百姓用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塑料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