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马路村一千多年前已是乌蛮人的定居点,村名含有乌蛮语,玛路在彝语西部方言中意为大山箐、大山、大峡谷之意,唐代樊绰写的《蛮书》中也说到,南诏乌蛮语称山峰为路。绕马路原叫玛路,汉人们进入无量山后因马帮要绕经玛路村,是在玛路前加个绕字叫成绕马路。
无量山在点过绕马路时割留出一条深箐,为翻山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从绕马路村到无量山西坡的王家走路约2个小时,从王家箐走到保甸街也是2个小时民国以前保甸到安定的马帮或安定到保甸的马帮以及行路者翻山前或翻山后都要在绕马路村歇脚或住宿,绕马路村担负着深山驿站的角色。
绕马路村海拔已超过1900米,村子后边的山直连无量山主脊,登上去可看见几十千米外的哀牢山。安定三岔河土巡检杨万立的大坟就在山坡上,可以断定五百年前无量山西坡保甸的土巡检和无量山东坡三岔河的土巡检都走过绕号路的刊木古道,南诏国时期、大理国时期沿着这条刊木通道翻越无量山的人在绕马路歇脚时一定喝过乌蛮煮的银生茶。
绕马路一带明朝以前居住的主要是倮倮人、侎俐人,明朝末年蒙化人迁入绕马路一带,现在的绕马路村有30多户人家,主要为彝族蒙化人,倮倮人已很少,侎俐人已全部迁走。绕马路村海拔超过1900米,倮倮人、侎俐人在这里居住过,千年占道又从这里穿过,绕马路村有古茶树就在预料之中,绕马村二三百年的古茶树留存下来的还有上百棵,都在地埂上和古道两旁,这是南诏国时期留下的种茶法。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