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去年十二月初通过了《绍兴酒(绍兴黄酒)生产技术和管理规范》,对黄酒酿造的标准进一步提高。该文件对原料、用水等质量严格把控,明确了检测项目;另外进一步明确了绍兴元红酒、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香雪酒等传统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除此之外,还对生产能耗进行了规定,迫使企业重视生产环保问题。黄酒酿造工艺历史悠久,要经历浸米、蒸饭、晾饭、拌曲、发酵、开耙、坛发酵、煮酒、榨酒、装坛等全套流程,流程的繁杂也意味着人工需求的增加。这套古老的工艺在现代化设备的加持下逐步被智能化设备替代。黄酒品质不再依赖酿酒工人的经验,而是通过具体数值的设定。这种智能化自动生产带来的个好处就是对工人的需求大大降低。有数据统计显示,绍兴一黄酒企业上马黄酒智能化酿造生产线后,只需要原来三分之一的用工量。在食品安全方面,黄酒生产线上会设立风险控制点,如在原料验收、杀菌、验酒浙三个环节设置风险控制点,通过检测设备的检测将不合格品剔除,不进入到下一领域的生产。确保黄酒生产符合食品生产规范。另外,在生产用水方面,科技发展给了环保更多的可能性。绍兴“黄酒绿色酿造关键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的创制及应用”项目目前获得了17年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研制出的酸化绿色酿造技术能够平均让每家黄酒企业每年减少20万吨的废水排放,将对环保做出较大贡献。也有的企业坚持传统的制作方式,只在黄酒的种类上增多研制。如针对中年客户的养生需求,在黄酒中加入枸杞、龙眼等药食兼具的食品,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黄酒口感,又迎合了养生需求;而针对年轻人,则改良包装,通过小而精致的酒瓶设计吸引年轻受众……这种对古法技艺的传承正好迎合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探求,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当然黄酒的制作并不是绍兴一地独大,江苏如皋、河北张家口等地的黄酒酿造均有一定的名气。像河北张家口主要是为了对谷物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延长谷物的产业链。因此该地既有以黍米为原料的传统型黄酒生产线,也有以杂交谷物为原料的新型黄酒酿造生产线,这些原料多样的黄酒生产线的出现在丰富黄酒种类的同时,也为农作物的深加工利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黄酒作为营养丰富、适合溶解中药成分的酒类,在大健康产业日渐兴盛的现今将有*的发展空间。为此,如何利用现代化设备更好地为黄酒产业服务,将是黄酒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生产设备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