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质粘度相关知识
粘度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流动性。随温度的不同,粘度也有显著变化。一般来讲,常见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常见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μ、运动粘度υ和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μ,也称粘度,表示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为:pa.s(帕.秒)或p(泊);
2、运动粘度υ是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ρ的比值,即υ=μ/ρ,单位为m2/s,或st(斯);
3、相对粘度又称条件粘度,它是按一定的测量条件制定的。我国和德国等国家采用恩氏粘度。
二、磁翻板液位计对介质粘度的要求
磁翻板液位计要能顺畅测量,测量介质要满足一定的粘度要求。通常,当液体介质的粘度大时,粘性较大的液体的流动性也必然不佳。当液体流经连通器小管时,容易出现堵塞现象,或浮筒管内壁与浮子的间隙过小,在测量粘性大的介质时浮子移动阻力大,浮子容易被卡住,使测量无法进行。因此,要求磁翻板液位计所测量的液体介质的粘度不能过大,一般要求液体介质的粘度值不超过200cp。如果所测液体介质的粘度稍大,可选用带蒸汽夹套加热型的磁翻板液位计,对浮筒管内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升温,以降低液体的粘性,使浮筒管内介质的流动性得以提高,从而使磁翻板业绩的测量工作能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