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泵的基本原理及其类型
热泵是一反向使用的制冷机,与制冷机所不同的只是工作的温度范围。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蒸发器吸热后,其工质的高温低压过热气体在压缩机中经过绝热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后,经冷凝器定压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放出工质的气化热等,与冷凝水进行热交换,使冷凝水被加热为热水供用户使用),液态工质再经降压阀绝热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定压吸收热源热量,并蒸发变为过热蒸气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将热源的热能传递给冷凝水。
根据热力学*定律,有:qg=qd+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a起到补偿作用,使得制冷剂能够不断地从低温环境吸热(qd),并向高温环境放热(qg),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因此,压缩机的能耗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用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简称cop)来衡量装置的能量效率,其定义为:
cop=qg/a=(qd+a)/a=1+qd/a
显然,热泵cop永远大于1。因此,热泵是一种节能装置,也是制冷空调领域内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对于节约常规能源、缓解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有型式的热泵都有蒸发和冷凝两个温度水平,采用膨胀阀或毛细管实现制冷剂的降压节流,只是压力增加的不同形式,主要有机械压缩式、热能压缩式和蒸气喷射压缩式。其中,机械压缩式热泵又称作电动热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建筑采暖和空调,在热泵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热能压缩式热泵包括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型式,其中水—溴化锂吸收式和氨—水吸收式热水机组已经逐步走上商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吸附式热泵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还必须克服运转间歇性以及系统性能和冷重比偏低等问题,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
根据热源形式的不同,热泵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泵等。国外的文献通常将地下水热泵、地表水热泵与土壤源热泵统称为地源热泵。
1热泵的基本原理及其类型
热泵是一反向使用的制冷机,与制冷机所不同的只是工作的温度范围。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1][2]。蒸发器吸热后,其工质的高温低压过热气体在压缩机中经过绝热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后,经冷凝器定压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放出工质的气化热等,与冷凝水进行热交换,使冷凝水被加热为热水供用户使用),液态工质再经降压阀绝热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定压吸收热源热量,并蒸发变为过热蒸气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将热源的热能传递给冷凝水。
根据热力学*定律,有:qg=qd+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a起到补偿作用,使得制冷剂能够不断地从低温环境吸热(qd),并向高温环境放热(qg),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因此,压缩机的能耗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用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简称cop)来衡量装置的能量效率,其定义为:
cop=qg/a=(qd+a)/a=1+qd/a
显然,热泵cop永远大于1。因此,热泵是一种节能装置,也是制冷空调领域内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对于节约常规能源、缓解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有型式的热泵都有蒸发和冷凝两个温度水平,采用膨胀阀或毛细管实现制冷剂的降压节流,只是压力增加的不同形式,主要有机械压缩式、热能压缩式和蒸气喷射压缩式。其中,机械压缩式热泵又称作电动热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建筑采暖和空调,在热泵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热能压缩式热泵包括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型式,其中水—溴化锂吸收式和氨—水吸收式热水机组已经逐步走上商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吸附式热泵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还必须克服运转间歇性以及系统性能和冷重比偏低等问题,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
根据热源形式的不同,热泵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泵等。国外的文献通常将地下水热泵、地表水热泵与土壤源热泵统称为地源热泵。
2太阳能热泵技术原理及其特点
太阳能热泵一般是指利用太阳能作为蒸发器热源的热泵系统,区别于以太阳能光电或热能发电驱动的热泵机组。它把热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可同时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泵系统性能。集热器吸收的热量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在阴雨天,直膨式太阳能热泵转变为空气源热泵,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作为加热系统的辅助热源。因此,它可全天候工作,提供热水或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