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来看,2004年中国包装工业发展具有七大特点:一是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维持在高位状态;二是全行业创新能力略显不足;三是包装行业虽属内向型产业,但今年包装产品出口形势不错;四是全行业实现利润稳步增长,但塑料包装业出现负增长;五是包装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进一步提高,国有包装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六是纸和塑料两大包装产业所占比重继续扩大,但增长幅度有限;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全行业出现均衡发展的迹象。
下面,我们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根据,对2004年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解读,并在成因方面做深入分析。
一、包装工业总体处在高位运行状态,但创新能力不足
1.2004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增幅较大,环比增长16.98%。在包装各产业中,纸包装业依然增长强劲,环比增长24.32%。
2004年,中国包装工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3283.02亿元,环比增长16.98%,占我国gdp(136515亿元)的2.4%,很好地完成了为我国当年53950亿元社会消费品和49074亿元出口产品的配套任务。在全部包装工业总产值中,纸包装工业完成1135.00亿元,环比增长24.32%;塑料包装工业完成929.29亿元,环比增长18.56%;玻璃包装工业完成88.66亿元,环比增长4.24%;金属包装工业完成230.83亿元,环比增长7.79%;包装印刷业完成628.18亿元,环比增长11.44%;包装机械工业完成169.59亿元,环比增长8.61%(见图1)。
2004年我国包装工业处在高位运行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国内经济总体快速发展的带动。在国际经济复苏及我国合理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从2004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了9.5%,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由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保证了我国包装工业处在较高基点的运行状态之下。
二是国内部分包装制品用量较大的行业出现了过快的发展。作为配套行业的包装工业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因此常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国家经济发展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时,包装工业总产值的增速一般应与国家gdp增速持平。而在非均衡快速发展,并伴有部分行业过快发展时,包装工业总产值的增速一般会处在高位状态。2004年,我国经济应该说是处在一种非均衡状态,而且各行业发展均呈现出较快或过快的情况。
对于我国部分行业过快发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04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率中找到答案。2004年,我国微型计算机产品环比增长40.3%,房间用空调环比增长37.9%,家用电冰箱环比增长35.7%,汽车环比增长14.2%,服装环比增长15.1%,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急剧升温,带动了建筑材料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建筑用陶瓷产量增长17.82%。这些包装制品用量较大行业的过快发展,必然进一步提升已经处在高基点包装工业的发展速度。
纸包装业增长强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纸包装制品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的投资都在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纸包装制品无论从功能上、价格上、使用上,以及外观印刷等各个方面都已达到较高水平,完全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最近几年纸包装制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纸包装制品占据包装市场的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