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充分注重防伪技术的安全性。防伪技术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该技术的“人性”,防伪设计要考虑消费者消费过程的精神消费。比如山东某酒厂在其拳头产品上应用毁瓶口式的防伪技术,通过宣传,该产品销售业绩良好,同时还让消费者知晓了“酒类防伪”这一概念,并抑制了一大批假冒酒,但由于消费者在开启过程中经常将手划伤,因此这项防伪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注意选择成熟防伪技术的延伸技术。酒品包装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外观持久化的微变化。持久是一个品牌多年来形成的一种风格,比如茅台酒瓶型,便是多年形成的风格,消费者一看便知,这就是一个品牌的视觉形象。微变化是产品包装中防伪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而这种防伪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往往是前一阶段成熟防伪技术的再升华。例如,上海嘉洋公司开发出旋转瓶盖,即一种可毁瓶盖的防伪技术,而这种防伪技术克服了开启防伪瓶一定要用针匙的弊端。
应注意产品的相容性。相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灌装线相容,这就要求选择的防伪技术及其产品要适合企业现有的灌装流水线,不致增加企业的基础投入;二是与售价相容,选择的防伪技术及其产品其成本价格要与无防伪技术的产品价格相当或略高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价格越低越好,而是要与酒的档次相适应;三是要与被更换的技术相容,使其视觉效果得以妥善保持。
总之,酒业在选择防伪技术时,只有注意到技术的安全性、延伸性和相容性这三个关键环节,才能真正把握住酒类防伪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