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这块潜力无限的金矿被国外市场所证实,并且以急速飞车的速度一路高歌猛进时,如何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赶超发达国家,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无疑是国内所有有战略和前瞻眼光厂商和国人关注的焦点。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产业如同一个生态系统,要实现快速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从思维到技术到人才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协同和创新。
尽管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游戏产业2004年总产值达已经高达24.7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国产电影的总票房收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游戏产业仍有许多隐忧,包括,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经验缺乏,人才缺口巨大,这致使我国游戏产业在2d游戏上刚刚追赶上国际厂商,在3d游戏上又被人远远抛开。
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如何克服技术的短板,从而赶上国际3d游戏的大潮并赢得主动?对我国游戏产业而言,走出小我思维,走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大产业之路,无疑迫在眉睫,其中,尤其以根本性的人才问题,更为棘手。日前,随着我国最大的游戏培训机构——游戏学院宣布和国际传媒娱乐,数字内容制作、管理和发布工具的先驱autodesk(nasdaq:adsk)宣布,围绕着全球领先的3d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discreet的3dsmax,在技术支持、课程认证、正版化和市场宣传上展开全方位合作,一个打造国际游戏人才的精英计划由此卓然而出。
一个是国内最大的专业游戏人才培训机构,一个是国际3d设计软件的领导者,二者的合作,无论是对我国游戏人才的培养,对整个产业对技术短板的克服,还是对其他厂商的发展思维的启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合作,是一种打造产业生态的大产业思维的合作,对目前还不成熟的游戏产业和游戏培训市场,带来的是一场开放合作和创新的革命。
游戏产业尚处发展期保持客观理性心态很重要
近年来,我国游戏产业一直保持超过50%的速度发展,远远超过许多行业;而且还以1:10的比例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代理运营国外的游戏产品,到自主研发自己的网游;从被人忽视的小儿科到纳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游戏产业的进步有目共睹。当然,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游戏产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还处于发展期,具有不少的问题。
相对于日韩和欧美等游戏产业发达的国家,我国游戏产业最大的弊端,就是自主研发能力差,在核心技术,如游戏引擎上,依然依赖国外进口,甚至引进游戏引擎,在3d设计等方面仍然差强人意。从而使得我国游戏厂商在和国际厂商的较量中,始终占据被动地位。目前在国内叫得响的,依然大多是国际网络游戏品牌;在专用游戏机设备上,像一些流行的专用游戏设备比如ps、xbox、任天堂、世嘉等,无一是国产。而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专业游戏人才——特别是一批有经验、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游戏开发精英的匮乏。因此,大力发展专业游戏培训,对整个产业来说,迫在眉睫。
在国家有关政策、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整个游戏产业的迫切需求下,我国游戏培训迅速起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像清华等学院派游戏教育和游戏学院等职业培训——前者是传统学历教育;后者则是专业培训,是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香港职业训练局在国内推出的项目,目前已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50多家授权培训中心,培训学员超过4000人,在各项指标上走在前列。
但是,由于整个产业尚不成熟,游戏培训也属于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培训的标准问题,教材的科学性问题,师资力量问题,人才培养和人才缺口的对接问题,等等。对此,媒体和舆论应该给予客观的报导,而不是一味地去打击、否定。比如,一些人把游戏培训和一些成熟的学院教育相比,从而在就业率,教育教学的标准性上有太多不切实际的预期。更有一些培训机构,乘机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兴风作浪,试图浑水摸鱼,这种心态其对产业的并没有好处。
因此,要客观科学地对待游戏培训,必须站在产业生态的战略高度,整合各种创新手段,步步为营地打造一流的师资、教材等等,这其中,采取开放的策略,整合各方面积极的力量,十分关键。
创新合作补齐短板打造游戏培训全价值链
从狭义上看,一个完整的游戏产业链,应该包括“开发商”——游戏开发公司;“运营商”——游戏运营公司;渠道商;以及相关的衍生产业,如杂志、网站等媒体。而从广义上来看,游戏产业链还包括上游厂商,如3d设计软件、硬件厂商,以及下游的游戏培训机构等等。在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上,任何厂商只有专注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只有采取开放的心态,从整合的角度创新求变,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和产业生态。而游戏学院和auto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