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好在哪儿?对比电子商务:低获客成本和物流成本 ,好的商业模式用两把尺来检验:凡是对用户体验不能成倍提高的不是好模式;凡是对企业效率不能成倍提高的也不是好模式。而新零售也应该从用户体验和效率入手。
电子商务有两个软肋:1、获客成本越来越高;2、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尽管不会越来越高,但是它占成交金额比例相对固定,也相对较高。
新零售一定是对原有零售门店加以利用的,传统门店两个不显著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第一,传统门店的客流获取几乎不要钱了,只是有没有把客流转化为用户经营而已;第二,传统门店都有一次b2b的补货过程,这个物流成本也已经发生了。如果以客户自提为前提,或者加上最后100米动用传统零售的人工实施补货,这个物流成本也不会增加。所以,新零售最忌讳的就是没有解决电子商务的两个软肋,而传统零售的两个优势又没发挥出来。
新零售要解决传统零售两个问题:让传统零售人效,人均产出大幅度上升;让每平米产出大幅度上升。所以新零售场景的人效一定远远高于传统零售的人效。
而电子商务的人效很高,因此,新零售的业态能够在电商的两个软肋上取得突破,同时解决掉传统零售的两个死穴,新零售的效率就应该成倍高于传统零售,也优于电子商务。人效必须高于传统零售,但是可以低于电子商务;获客成本要远远低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要远远低于电子商务,而坪效又成倍优于传统零售。当这个效率达到,新零售效率就起来了。
当然不是所有传统零售都能够转化为新零售,有些传统零售就应该被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取代。比如社区便利店具备向新零售转型的原有业态,阿里、京东也都看好社区生意。因为社区是人的居住入口就是社区,在社区把位置卡住了,消费者就没有机会去传统零售大店。如果在社区小店它的体验产品丰富度、价格能够跟大店一样,它为什么不就近呢?凡是带有社区性质的入口,都是未来新零售必争之地,包括社区便利店、社区生鲜、社区药房等等。
转型新零售的四个正确姿势,
1.员工在线
最重要的一件事,员工先在线。人机合一不仅是消费者人机合一,每个员工也是人机合一。当年在pc时代零售行业人机分离,不可能为每个营业员配台电脑,无法要求他在商店服务走动过程中随时开电脑。
但是今天每个员工口袋里面也有一部手机,所以员工也实现了人机合一。今天团队没有实现人机合一,没有利用好人机合一,没有使员工在线第一步到位,只能说没有做好。
2.产品在线
第二步所谓产品在线:一定有比传统零售更丰富的产品,更低的加价率,实现更省。产品在线指的是打理产品的是人,为每个员工开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微店。我是挺反对所谓公司在线,公司开个微信公众号,做一个官网,做完以后并没有人看。
3.客户在线
如何实现客户在线?客户是被两样东西粘住。首先是人拉人,你的员工把你的客户给粘住了,二是人对人变成社交,要靠好的商品粘住客户。客户在线是结果,客户在线不是过程。
当没有员工在线,没有实现产品在线之前,客户在线这件事情不可能实现的。客户上来是要有员工服务,而不是冷冰冰的公司服务。客户上来是要有理由,理由是有好的产品等着,才愿意在线。
4.管理在线
管理在线永远是服务和监督。服务是什么?今天流行一个词叫赋能,服务就是赋能员工,让员工通过公司的管理在线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客户行为数据记录完以后,公司有义务为不同类型的客户建模型。
大数据使用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建模,公司建模到了员工这个层面,如果有500个客户服务,公司根据不同的模型,对500个客户和1000个客户进行分类。分类完以后,根据不同客户的模型,几千、几万的商品就能够精准化对应给需要的消费者。
公司如果有很好的产品和知识库,自动连接到每个员工和每个客户。客户问什么问题,员工都能够从公司知识库中给予回答。
所以赋能给员工:1、给他建立客户建模,客户管理工具。2、给他更多的知识赋能,技能赋能,让他减轻原来对知识的记忆和了解这种要求。
当然管理在线除了服务赋能,也必须有监督。比如说客户跟员工所有的对话交流记录,公司是可查的,防止他说过分的话,卖不应该卖的东西。有这样的监督管理在线公司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新零售品牌才能得以维护。
这种管理在线反而比以前零售一直用的督导要好。现在等于有一个网络督导,把网络督导的功能植入到公司的管理在线里面去。督导原来做什么这个网络上的管理在线就要在其中实现这样的功能。
应该说,新零售管理督导也比传统零售更高效。原来叫抽样,新零售叫全样本、全数据,原来的服务标准、管理标准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种企业升级最好的课程,李海亭老师讲述的《商业4.0经营之道》,其实,面对生意难做、利润滑坡,传统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最难以突破的问题不是“+产业”,也不是“+互联网”,而是思维上从赚“差价”到赚“附加值”的转变。
传统企业创始人如果不能跳出现有的经营逻辑,看不到新趋势下的主流模式与打法,就无法及时调整组织的战略与结构,也插不上互联网与技术的翅膀。
那么,真的存在一门课程,能够引导传统企业完成产业升级的从0到1,从1到10么?
是的,只不过它的本质是一套体系化的成长模型;是一套可以帮助企业创始人拥抱变化、少走弯路,实现快速进阶的成长模型;也是一套花了5年时间,一直在不懈打磨的成长模型。
它致力于在认知层面,帮助企业创始人迭代自己的思维模式,打开视界和格局;在实战层面,给予创始人解决关键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技巧;也致力于把每一位想要“搞定自己、搞定模式、搞定资本”的创始人,打造成新一代商业领袖。
商业4.0经营之道总裁班,坚持深度原创、专业系统、实操落地,卖货永远是硬道理的不二法则!
在这里顶级品牌智造大师与转型教练模式的双重护翼,为你的品牌销量暴增保驾护航!
在这里,聚拢品牌与电商行业的领军人物,分享后互联网+时代,品牌+商业4.0的成功法则,落地工具与实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