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篇为什么把ie和or放在一起说呢,因为在国外ie和or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有的学校直接就有ieor这个program;有些学校or是ie下面的一个小方向;还有很少的学校ie是or下面的小方向。
看到这里可能就一脸懵逼了吧,下面还有更多名词,比如om,em,ms&e,为了防止大家搞晕,我们这里可以把这些专业当做ie的小方向或者衍生专业,毕竟如果你是ie的背景,申这些方向都不算是转专业申请。
那么ie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直接面向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如图,ie其实和很多专业都有overlap,会用到很多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和skills:以系统工程为哲理,以运筹学等数学方法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用工程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的企业或组织系统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
总结下就是,工业工程(ie)是一门以提升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ie所需要的skills:
optimization
stochastic modeling
simulation
probability/statistics
ie的研究形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纯理论,即提供数学理论的工具;
工程性质的理论研究,提供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可实际应用的模型、算法等;
经济学性质的理论研究,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高度简化的模型,得到对实际问题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经验研究,从数据出发研究相关问题,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ie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向:
主要的应用方向包括: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health car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
那么和ie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有哪些呢?这也是我们本篇文章要给大家解读的:
如图,ie和很多专业都相关(或者是说有很多小方向),比如:
operation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ergonomics/human factor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strategic plann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
从申请的角度上出发,我们本篇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个方向:
1. operations research (or)
or是ie学科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很多ie系下面也有or方向,所以往往有些系也叫ieor或者orie。比如 columbia大学的“industrial engineering & operations research” 。
也有的学校or会单独作为一个系/学院,比如mit的operations research center 有来自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economics,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ecs等不同院系总共约50名faculty,sloan商学院为主。研究内容涵盖优化算法,物流网络,供应链,医疗,金工等。
还有的学校,or开设在数学系下面,不算主流,一般偏优化方向,更多是解决理论的一些证明问题。
少数学校的or program开设在统计系下面,比如unc。
小tips:
or有偏工科的,也有偏理科的,在美国真正有or这个program的学校不多,比较有名的有:unc (statist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cornell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umbia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operations research),但是竞争确实很激烈,所以你如果要申请or的话,除了这几个学校,更多应该考虑申请其他学校ie或者om下面的or这个方向。
在ie或ieor系单独设立or program的以ph.d.居多,像columbia,gatech这种ieor系非常大的学校也有开设master项目。
2. operations management (om)
om在国内一般叫做运营管理,一般隶属于商学院下面,在很多学校都和信息系统放在一个系里,比较少有单独成系的。同时很多运营管理系的名字都有着一些差别,不同的名字往往代表了这个系的特点。
比如,ut-austin 的运营管理系全称就叫做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isk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irom),下面设了三个不同的方向,分别是信息系统,决策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又如osu的运营管理系全称叫做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s,其ph.d. 项目分为两个方向,运营管理和决策科学;
美国最著名的wharton商学院,其运营管理系的名字叫做operation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由系的名字可见,wharton也把信息系统和运营管理放在了一起。
想申请商科ph.d.的小伙伴可以考虑om:美国商科ph.d. 众所周知地难申,名校商学院ph.d.录取率经常低于3%,录取人数往往少于2人,很多学校的商科ph.d.项目甚至不录取中国学生。 om专业申请如果没有丰富的科研经历或多年业内match的工作经验都很难拿到offer,多数录取者也都有读过海外master做跳板。但是却有一个对转专业申请者格外友好的商科相关专业,尤其欢迎具有comprehensive的数理工科背景的申请者,也是我们applysquare ceo大大ph.d.毕业的专业
3.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ms&e)
翻译成中文叫做管理科学与工程,有这个program的学校其实很少。最知名的应该是stanford的ms&e,设立在工程学院下面,有40多名教授,研究方向包括:
decision and risk analysi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finance
health policy
information systems
optimization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system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
具体信息我就不多做介绍了,毕竟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彩票校。不过有幸,我们有几个学生申到过呢,这里有一篇很详细的经验文(还是ph.d. program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查看~
4.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m)
em也就是工程管理,是一门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还涉及到有关法学的基本知识。主要目的在于将理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培养成企业的领导者。比较有名的学校:dartmouth,duke,northwestern(难度相对低一些,比较适合有名校情结同学选择),uc-irvine。
下面简单说下duke大学的em program吧,虽然开设在engineering school 下面,却是a tech-savvy alternative to the mba,核心课程包括:市场营销、金融学、知识产权和商业法、管理学等,类似于mba 的核心课程。
此外,还包括一些技术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灵活选择,比如技术管理、创新管理、运筹管理、创业学、金融工程等,还有一些具体工程学分支的硕士课程。这样广泛的课程设计是为了使工程专家们能够用创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当今复杂的商业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校的em比较偏商科,会要求申请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再说些申请难度方面的小tips:
1. master:
a.ieor 的申请难度,比起一般的eecs专业,还是容易一些的。一般来说,学校比较关注学生本科阶段的gpa 成绩,本科学校的reputation,gt成绩;然后就是相关的一些科研或实习经历。从专业背景来说,工业工程、自动化、ee、me等相关的engineering专业或数学统计专业,都可以申请ieor方向。
如果要排序的话:工业工程>数学统计>物理>自动化>ee(强电)>me>其他和engineering相关的专业(如环工)。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背景好的话是加分项,因为随机过程与优化方法,是ieor较为基础的数学学。
b.偏管理类的譬如ms&e或em,文科背景也可以申请,从而顺利转为stem专业。
2. ph.d.:
a.om:前文已经提到过了,是商学院下面ph.d.项目,数量比较少并且申请难度高,所以申请时会经常结合industrial engineering & operations research (ieor) 的ph.d.项目一同申请。
b.ieor:涵盖的方向很多,每个学校又有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比如有的研究supply chain,有的是health care,有的是optimization,还有的是strategy and policy。所以申请ph.d. program的小伙伴,你一定要有调研和信息整合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的兴趣和背景来选校定位。
对比:对于ph.d.招生,ieor ph.d.的program大多招生人数在10人以上,而om的program往往只有1-3人。这也就导致两者在placement上的很大差别: ieor有很大比例的ph.d.最后进入industry工作(约50% academia, 50% industry),而om大多以academia为主(约90%以上 academia, 不到10% industry)。
但并不是说om就更好找教职——相反,商学院对各方面的要求可能更为严苛(比如语言交流能力,授课能力)。商学院教职相比工学院教职的优势在于:
i.薪水高,以有公开数据的公立学校为例,om assistant professor的年薪可达13-14万美元,而工学院仅为8-9万美元;
ii.接项目、申请基金的压力相对较小,既没有来自学校创收的压力,也没有来自资助学生的压力。工程学院的funding以导师提供为主,因而招生上导师的话语权更大,套磁需要更直接更有针对性,ph.d.期间更换导师的机会也较小。
然后是就业情况:
如图,ie相关的工作出口还是很多的,虽然和cs,ds这类强势专业比还是差一些,但总体来说也是比较positive的。
1. 美国就业形势
ieor方向的毕业生可在工程、管理、科研和咨询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成为企业管理人员、部门主管、工业工程师或机械工程师等等。工作待遇也比较好,在各地区一般都处于中上水平。学生毕业起薪硕士生可以达到6 万美金/年。
除此之外,ieor系也有做logistics或者 airline相关的,未来如果去业界工作的话还可以去各大公司的logistics部门,或logistics consulting公司,各大航空公司如ua、aa等,或者airline consulting公司等。但正是因为专业的申请背景要求低,工作就业广泛,所以申请的时候格外需要选好侧重点和申请方向,以及适合的学校和项目,并且在读书期间针对就业方向掌握相关技能,才能实现顺利过渡。
2. 国内就业形势
从就业市场的情况调查来看,工业工程在国内真正应用的企业相对比较少,因此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招聘广告上好像很少明确提出招聘ie工程师的。其实,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工业工程在中国的现状,除了ie工程师外,还能应聘制造工程师、品管工程师、生管工程师、系统分析师、企业资源规划服务管理师等职位,当日此前学生得有与上述职业相关的能力。
国内在工业工程方面几乎是空白。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以及未来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保证利润的关键。所以将来工业工程在中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物料处理,厂房布局,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甚至在公共设施的布局上,都会有工业工程师的用武之地。
我们始终认为,留学咨询真正的卖点从来不该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以及一些简单的申请经验的积累,真正能产生价值的其实在于对于不同领域申请绝对的专业程度,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资本。我们保证每一个服务的学生都有一个相应申请方向的海外专业监管,他们或者是海外的高年级ph.d.,或者已经在海外相关领域工作多年,在专业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从专业的角度指导申请。
欢迎来申请方预约咨询(a2-x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