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为离岸价格,又称“船上交货价格”。
是指从起运港至目的地的运输费和保险费等由买方承担,不计入结算价格之中的销货价格。它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采用。
具体怎么计算呢?
背景资料
背景:工厂把货物卖给外贸公司(工厂内销),从中赚取 20元利润。
【工厂找原料商采购原料】
原料商报价:原材料不含税价100元,开票加7个点(107元。票面显示:价格91.45元,税15.55元)。
【其他各类成本】:80元
* 说明:大多数正规工厂购买原材料都是要含税的,因为是一般纳税人,需要发票抵扣要缴纳的税。
另外,其他成本里面很多是不含税的,比如像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等很多都没办法获取增票。所以这里的其他成本,姑且简化考虑都无税票无法抵扣。
1
【工厂内销-不含税价销售】
售价:不含税价200元。
【无税合计成本】100+80=180元
【销售利润】=20元
* 说明:大多数正规工厂销售,都是会报含税价格。因此外贸公司如果要工厂报不含税人民币价,通常都是买单出口
2
*开票加7个点。报价:含税价214元。
票面显示:价格182.91元,税31.09元。
【销售利润】收入- 支出
= 含税销售价 – 含税买入价 – (其他成本 +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214 – 107 – 80 – (14 – 7)
= 20元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价税分开来理解,因为增值税原本就是价外税。
214元(收进来的钱)- 14元(掏出去的开票支出)= 200元(已经定好利润20元的不含税价格),相当于工厂实际所得还是200元,利润 20元。
问题来了
现在外贸公司不要含税人民币价格 214元,要工厂改报fob美金价。工厂还是想卖一个产品赚 20元,怎么报美金价?
假设 fob 国内出口费用为 4元。汇率 6.4,退税率13%。
从上面两个内销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1)利润 = 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采购成本
2)含税销售收入 – 含税采购成本 = 企业利润 + 上缴的增值税(销项-进项)
在计算生产型企业如何转报 fob 美金价之前,有必要跟大家谈谈退税的本质。国家设立出口退税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出口企业的销售成本,让出口企业在国际上增强价格竞争力。好比外贸公司的退税,本质上是降低了实际采购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是一样,降低销售的成本。理解这一点很重要,也会在计算上帮你更加灵活变通。
比如:外贸公司的实际采购成本,你可以按照:含税价 – 退税 = 含税价 ( 1- 退税率/1.17) 来算,但你可能很少用这种方式来算:
外贸公司实际采购成本 = 不含税采购价 x [1+(征税率-退税率)]
* 征税率即为增值税率
一旦你理解了退税的出发点是为了帮企业降低销售成本,那么你也会更加习惯用上式来计算。你无需算退税是多少,乘以退税率除以1.17。。等等。本质上,外贸公司的实际采购成本,就是在不含税的基础上加了几个点的进项税负(征税率-退税率)。
由于外贸公司退税的计算基准是按照增税发票上的不含税价,退税的基准等于直接与进项挂钩。好比退税是13%,对于外贸公司来说,就相当于实际进项是4个点。给你退了13个点的进项税,但是这4个点退不了。
因此,利润计算也变得十分容易:
利润 = 外销收入 + 退税收入 – 含税采购价 – 国内各类杂费 【1】
= 外销收入 – 实际采购成本 – 国内各类杂费 【2】
把【2】继续展开:
利润 = fob美金价x汇率 – 含税价(1 – 退税率/1.17) – 国内杂费 【3】
【3】式为常见的外贸公司利润计算公式。
我们利用退税的本质来把【2】式重新变体:
利润 = fob美金价x汇率 – (含税价/1.17)x [1+(征税率-退税率)] – 国内杂费 【4】
【4】式为理解了退税本质的外贸公司利润计算公式。
可以说,外贸公司整个出口环节,实际所承担的税负为 4个点的进项税,或者我们称之为 “不可免征的进项”。国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国家觉得某些行业应该不把所有进项退回,可以少征一点,那么退税率定在15%,16%,有些行业多征一点,则退税率定在13%(甚至更低),那么对于出口产品的进项,实际征税率是4%。
外贸公司利润和退税分析完毕。
想要了解更多外贸出口信息就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