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将牙齿规则地排列在牙床上,因为生物进化的原因,大多数现代人的牙床不能完全将牙齿放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牙齿拥挤的现象。
为排下所有牙齿,需要拔牙或磨牙去获取更大的位置。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确定是拔还是磨?
首先是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太过拥挤或嘴太凸的当然是要拔啊!
如果幸运地,属于轻度到中度拥挤,嘴又不是很突的情况下,磨牙也是可以的。
这里所说的磨牙,在正畸里的专业术语是减径或是片切,通过一种特殊的切割工具将牙齿与左右二侧相邻接的邻接面进行片切或是磨除。
每颗牙有2个邻接面,每个邻接面可以磨除05,这样每只牙可以获得1间隙,这样前牙一共可以获得6间隙。
如果是轻度拥挤,用片切配合前牙唇展,后牙远移,来获得更多的间隙,是可以不拔牙矫正的。
但是,这仅限于轻度拥挤的人,中度以上,磨牙量太大,为了矫正效果还是乖乖拔牙吧。
说到底,拔牙或者磨牙,并没有一个必然的标准,很多时候取决于医生的处理方式和技术、想法。如果有自己的想法,不妨提出与医生沟通。
正畸拔牙的原则
1、能不拔牙就不拔牙;
2、如果要拔,先看坏牙(已经松动的牙、蛀牙、形态不好的牙);
3、其次看功能作用相对次要的牙;
4、拔牙的时候一般是上下左右对称,拔4颗;
5、基本上不会拔门牙和最肥最大的恒磨牙,保证美观和功能。
以下三种情况必须拔牙
牙列拥挤者
由于牙量与骨量不匹配,造成牙齿畸形,因此,在矫牙时必须拔掉一定数量的牙。拥挤度在ii-iii度的患者拔牙的可能性较大,以协调牙量与骨量的关系,解除牙列拥挤的状况,减少畸形复发。
面部前突者
即龅牙,需要拔掉一定数量的牙,以获得间隙,达到内收前牙、前移后牙的目的,改善牙弓突度,缓解面部前突,从而使得患者的面部侧貌更美观。
需要矫正咬合关系者
这类患者由于上下牙的咬合不对称,需要利用拔牙间隙调整后牙咬合关系,使得后牙尖窝交错,咬合接触面积最大,达到最佳的咀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