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文化引领,呈现不一样的西电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2/6/28 11:33:12发布59次查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二楼长廊里,一副人工智能史卷在此铺展开来:从1308年雷蒙·卢尔“用机械方法从概念组合中创造新知识”的理论开始,到2016年alphago化名master夺取60连胜的轰动事件,令人的思绪也随着对ai稚嫩的设想到ai实实在在改变人类生活而跌宕起伏。类似的文化墙遍布着实验室,让大家时刻都能感受到学术的魅力,带来启迪。而实验室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致知于行的文化体系更润物细无声的激励着每一个人。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廊一景
围绕着“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钻研精神的学生为宗旨,兼顾环境建设、制度管理、学术交流、以身垂范等方方面面,重点实验室建立起了一整套立体的文化体系。
实验室每一层楼都设置有科技感十足的文化墙,内容既涵盖人工智能学科发展又包括最新的国际科研热点事件及发展趋势:如类脑计算、深度学习、alphago“人机大战”等,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而实验室发展历程、科研队伍、科研成果等的展示则更直击人心的缔结起了师生与实验室的情感纽带,近五年间,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崭获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焦李成、高新波、公茂果教授连续三年入选计算机领域高被引学者榜单,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西电特色!
实验室卓越的科研成果让所有成员都倍感荣幸,强化了师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从2楼拾级而上,是一面面教授墙,实验室教授们的风采在这里时时感召着大家,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学术经历也凝结着实验室的成长,看到他们,仿佛也看到了实验室一路走来夜以继日、奋发向上的历程;校友墙则铭刻了实验室学生们的青春,每一位从实验室毕业的学子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青青子衿,不悔求学时光;孙其功、杨少毅等杰出学生的事迹,“玲珑八面”、“鲁班七号”等由实验室学子组成的队伍在国内外各项人工智能竞赛中勇夺桂冠的消息则为同学们带来了榜样的力量,振奋着实验室学子们努力拼搏,后来居上。
制度管理方面,重点实验室执行严格统一的安全与卫生规定,保证师生们能安全、有序的进行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各个实验室又能自由地根据自身用途和特点“量身定制”各自的管理方法,使得整个实验室严肃而又活泼,整洁而又温馨,和谐而又各有千秋。
实验室科研成果
教授墙
实验室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师生开放、积极的文化意识。实验室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萨里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西班牙国立巴斯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有30余名博士前往国外交流学习一年以上,归国后的师生又为实验室注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
每年举办两次的学术周既是学术活动又是文化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术大师们分享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实验室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气质,多元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报告厅的外墙上还悬挂着来到实验室做学术报告的国际大师们的简历与报告主题,令学生们离大师只有“数米距离”,从而“常望远、立大志”。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实验室建立起了国际化的学术水平和文化视野。
为人师表,以身垂范,师兄师姐们亦争做榜样,在重点实验室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披星戴月的科研人,不论是清晨还是深夜,不论是周末、节日还是寒暑假,总能看到老师们工作的身影,听到学生们哒哒的敲击键盘声。老师以行动鼓舞着学生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吃苦耐劳的毅力、志存高远的精神勇攀人工智能的学术高峰,学生之间则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实验室中形成了从上至下、同心戮力的精神共振。
学术大师,就在“身边”
实验室文化墙
磅礴大气
报告厅外,学术周日程一目了然
井然有序
聚焦人工智能热点领域
校友墙
实验室介绍
实验室光荣征程
文化长廊
重点实验室深知文化建设对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立十年来,不仅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亦在塑造精神文化方面倾注了心血,简约优雅的科研环境、师生们昂扬向上、生机勃发的精气神,都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最佳写照,也正是这份多年淬炼的精神文化支撑着重点实验室不断取得卓著的科研成果,文化这股无形的力量正为实验室的发展添加着不竭的燃料,鼓舞着大家再创下一个辉煌十年!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