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养的是耕牛,用来耕地的,现在农民养牛都是为了赚钱,养的多是肉牛。在我村子里就有人花了数十万本钱,养了几百头肉牛,但是养了四五年的牛,一算细账还亏本。农村养牛真是赚不到钱吗?当然不是,村里有一个姓向的农民,他就靠养牛赚了五十多万,并且只花了两万多元本钱,养了五年牛就发财了。同样是养牛,为什么别人亏本,姓向的农民就能赚那么多钱呢?有何绝招?
他用自然养牛法
向姓农民和别人养牛的方法不一样,别人一般都是修建牛栏,把牛关着喂养,主要是喂饲料和牧草。而他却是用古老传统的自然养牛法,只修牛棚,在冬天的时候可以把牛赶到牛棚里喂养,避免牛被冻死,春夏秋季的时候,完全放养,牛放出去就不管它,过几天就去看一下牛群,确定一下位置,我们这里的草地面积很大,足够黄牛吃饱了。本地黄牛适应力很强,很适合当地的生活环境,故死亡率极低。他养牛的五年时间下来,利用鸡生蛋,蛋孵鸡的原理,10多头种牛都发展到七八十头牛了,一次就卖了五六十万元。
种牛成本差距大
以前村里有企业推广肉牛养殖,企业卖种牛给农民,农民自己养大了,可以按市场价卖给企业,也可以卖给别人,看似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但也提高了农民的成本,企业是要赚钱的,宣传推广的费用都会加在种牛上,所以农民买的就是高价肉牛了,比市场价高出一大截。
向姓农民他养的是本地黄牛,也就是当地人都养的耕牛,那时候村里的人都买了耕田机,养的本地耕牛都要卖,卖的人太多,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这时候他就趁便宜,大大小小的买了10多头本地牛。成本方面,他花的成本相对来说要少的多。
他养牛没有人工费
养肉牛的因为规模大,养的牛太多,靠自己亲力亲为肯定不行,只能请工人来养殖,人工费年年涨,现在没有三四千一个月根本请不到人,请四个工人,一年就将近二十万元,这笔开支相当大。而姓向的农民却没有人工费,他采用自然养牛法,完全放养,平时都不用管,只需过段时间去山林草地看一下牛群,看看有没有牛死亡,或者走散,一个人就能忙的过来,不需要请工人,全程养牛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养本地黄牛很少死亡
肉牛虽然出肉率高,但因为是外地品种,适应环境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前期肉牛因为水土不服,经常会有牛死亡,损失较大。本地黄牛因为适应力强,很少死牛。
不用花钱买饲料
养肉牛的饲料成本很高,几百头牛,每天要吃掉大量的饲料。向姓农民养牛全程吃草,就连冬天都是吃干稻草,完全没有饲料成本,这能省不少钱。
牛肉的价格优势大
以前人们对牛肉的口味要求不高,只要是牛肉,价格都相差不远,后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牛肉的口感方面也是越来越讲究。圈养的肉牛,肯定是没有放养的本地黄牛好吃,口感差距较大,天天在外面跑,吃草长大的牛肉紧扎,有嚼劲,牛香味浓,比肉牛的肉要好吃太多。近年来,肉牛价格并没有涨什么,并且很少人买,而本地黄牛肉因为口感好,产量又低,市场价格一路飙升,都要40多元一斤了,肉牛肉二三元一斤都不好卖。
虽然肉牛产量高,本地黄牛产量和出肉率都相对较低,因为上述的各种因素,导致村里养肉牛的亏本,养本地黄牛的却纯赚50万多元。看来,现在养殖业也需要采取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养法了,越是规模化,机械化养的家畜,价格也是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