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翻译是进入文学世界的最佳方向

2017/7/21 16:08:57发布160次查看ip:115.60.160.104发布人:glzz0225

翻译是进入文学世界的最佳方向,http://nanjing.fanyielim.com/郑克鲁1939年出生于澳门,中学时就酷爱文学,尤其对俄罗斯和法国小说情有独钟。报考大学时,他本打算报考北京大学俄语系,不巧的是1957年俄语专业不招生,他就报考了法语专业,从此与法国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翻译和研究并重:不少研究外国文学的人不喜欢做翻译,也有人劝郑克鲁多做研究,少搞翻译。但在郑克鲁的学术理念中,翻译和研究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翻译是透彻了解一个作家、进入他的文学世界的最佳途径。将翻译和研究相结合,也成为他一以贯之的工作方式。

在大学读书时,郑克鲁尤其喜欢巴尔扎克、司汤达等法国作家的作品,还撰写了关于“小说和电影《红与黑》比较”的论文,在《中国电影》杂志上发表。“这篇论文有8000多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种经历不仅激励了我对文学的爱好,也锻炼了潜在的研究能力。”郑克鲁说,这可能是他从事文学评论的起点。

1979年,他在《世界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文学翻译作品——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长寿药水》,反响热烈。这促使他马上翻译了第二篇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接着又连续翻译了好几篇巴尔扎克的作品。从此,他开始进行文学翻译,一发而不可收。由于卓越的翻译成就,郑克鲁1987年荣膺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化教育一级勋章”和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2008年被评为“中国资深翻译家”。

虽然已经退休,但郑克鲁还是坚持每天在位于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14层的办公室里工作,在电脑键盘上敲打几千字,或翻译、或评论,早晨九点准时来,晚上八点左右才离开。

厚积薄发撰写文学史。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难翻译的。20世纪80年代留学法国期间,郑克鲁并不热衷于拜访国外作家名流,出席各种文化招待会,而是倾心于收集法语资料,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回国时,他带回的众多书籍中包含了一大批诗歌作品,译诗成了他的新爱好。

作为一位杰出的翻译家,郑克鲁对严复所倡导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十分推崇。他说,翻译的第一要义是做到信,即正确传达原文的意义,能避免意译就不用意译,因为意译容易失去文字原意。文字需要精练、简洁、流畅。不能为了文辞优美,动辄用成语,多少会歪曲作者的原意。长句的翻译,则是检验译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避免译得佶屈聱牙、文理不通。

南京翻译公司温馨提醒:“搞翻译是很辛苦、很枯燥的事,要不畏烦难,要持之以恒。”尽管郑克鲁这样说,却依然笔耕不辍,乐在其中。http://nanjing.fanyielim.com/wenzhang/2017/0721/1081.html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1111112221
李总
 发送短信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