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不同时期追施不同肥料,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老农经验之谈

2019/11/8 1:20:31发布51次查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水稻的施肥。在水稻插秧之后的施肥,都统称为追肥。秧苗返青后追肥,促使多长分蘖的,称之为分蘖肥。
目前撒施的较多,但把肥料制作成球,深施在稻根旁的效果最好。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即抽穗前12-13天,斟施少量速效性肥料,可以防止或减少颖花退化,增多结实粒;在抽穗前后,斟施少量速效性肥料,可以增加粒重,都叫粒肥,都有一定增产效果。
我国稻区,由于耕作制度不同,栽培品种不同,肥料种类不同,所以施肥方式都不一样。现将不同类型的水稻施肥技术,简要概述如下:
早稻,生育期较短,应施足基肥,促使早返青、早分蘖。同时,早稻生育前期气温较低,肥料分解比较缓慢,应在基肥中配合速效性的肥料,使秧苗插下去就很快能够吸收养分。追肥要看基肥施用情况和秧苗生长状况来决定。一般结合中耕追施分蘖肥,可以巩固有效分,效果好。但如果基肥施得多,苗色浓绿,则不必追施分蘖肥。到圆秆拔节时,可斟施少量穗肥。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圆秆拔节时施用穗肥,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一般早稻收割后,还要栽种双季晚稻或其他作物,为了不使早稻禾苗贪青、晚熟,影响后作物的适时种植,穗肥用量不宜太多,且要注意看田、看苗施用不同的肥料。例如肥田,禾苗健壮,则应以施磷、钾肥为主;在肥力较差,禾苗生长不太繁茂的田里,则应追施速效性氮肥。实践经验证明:基肥的比例应占到施肥总量的80-90%,才能获得稳定较高的产量。
中稻,一般本田生育期较早稻长,除施足基肥外,追肥数量要比早稻多些。就是说,应把总施肥量的70-80%的氮肥,用作基肥,把20-30%用作追肥。瘦田或基肥数量施得较少的田,要在分囊初期追施速效性肥料,促使秧苗早生快发;到圆秆时,要施一次穗肥,既使穗大粒多,又可防止早衰;抽穗前12-13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要看苗斟施少量粒肥。对田土比较肥沃,或基肥施用比较多的田,可以不施分蘖肥,防止分蘖过多,封行过早。但要在圆秆期适量施用穗肥。
单季晚稻,其最大特点是本田生育期长,必须有稳而长的肥效,才能满足整个生育期的需要。特别是插秧后,气温高,肥料分解较快,如果不掌握好施肥技术,前后照应,往往前期肥多,后期肥少,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实践经验证明:种单季晚稻,必须基肥、追肥并重,以基肥占50-60%,追肥占40-50%为好。有经验的农民,都十分强调施用优质农家肥料作基肥,并要求基肥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耕作层的土壤中,尽可能为单季晚稻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凡施有较多基肥的田,可不施或少施分巢肥。要特别防止前期施肥过多,禾苗生长过旺,无效分蘖增多,封行过早等现象。
幼穗分化前和孕穗期是单季晚稻追肥的关键时期。幼穗分化前追肥,能增加有效穗数,防止小穗退化,保证穗大。孕穗期追肥,能促进穗子增大,增加每穗结实粒数。幼穗分化前追肥的适期,一般是抽穗前35天左右。凡基肥少,叶色变得早,分蘖较少的田,可早一点追;反之,基肥多,分蘖旺,或者栽培耐肥性差的品种的田,则应迟一点追。另外,还要看追施肥料的种类,如果是用迟效固体肥料,宜早一点,用速效颗粒合成肥料,可以迟一点。
双季晚稻,本田生育期较单季晚稻短,大部分营养生长期,都在秧田里度过。由于本田营养生长期短,要重视基肥的施用,并配施速效性肥料,促使迅速分,增加穗数。问题是双抢期间,劳动力特别紧张,为了抢时间,争取双季晚稻早插,绝大部分稻田是来不及施用基肥的。近些年,不少地区利用部分早稻草就地还田,作双季晚稻基肥,效果较好。但由于稻田土壤一直灌水,处于嫌气状态,对粗纤维的加速分解有一定困难,往往发生刚插下去的秧苗,延迟返青现象。
所以,凡用早稻草回田作双季晚稻基肥的,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在收早稻的同时,把稻草切断,均施田间,立即翻耕。注意不要让稻草晒干,因为鲜稻草较干稻草容易腐烂。第二,每亩施用的稻草不宜过多。一般用早稻草的一半就行。第三,施稻草的田,要亩施50-60斤石灰,促进腐解。第四,要用速效性的氮、磷肥作面肥,以利秧苗返青。在基肥施用不足,或来不及施基肥的地区,要特别注意用氮、磷化肥作面肥,及早追施分蘖肥,适当施用穗肥。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大家在阅读过后,是否有了解呢,可以在评论区里告诉小编哦,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