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小宇环保的水处理设备技术在同行业中一直走在前列,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和新老用户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新设备。为振兴环保事业,实事求是制造优质的环保水处理产品而努力工作。
活性污泥的优缺点
优点:不设初次沉淀池,a-b作为各自独立的处理过程,均有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因此易于培养各自有力的微生物群体,所以处理效果较稳定。对bod5、cod、ss、n、p 的去除率一般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段的负荷较高,抗冲击能力较强、对ph 值和有毒物质的缓冲能力较强,水利停留时间较短,细菌繁殖较快;a 段吸附能力较强,对重金属、难降解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投资少、能耗少,此工艺适合分步建设,可以缓冲建设资金上的困难;a-b工艺不仅适用于新厂建设,还适用于旧厂的扩建。
缺点: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 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 ,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 传统的sbr工艺对自动化控制要求很高, 并需要大量的电控阀门和机械滗水器, 稍有故障将不能运行, 一般必须引进全套进口设备。由于一池有多种功能, 相关设备不得已而闲置, 曝气头的数量和鼓风机的能力必须稍大。池子总体容积也不减小。因为以上等不足sbr工艺由此衍生了许多改进型工艺,如cast,msbr等。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即将nh3转化为no2--n和no3--n。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进行厌氧呼吸,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将硝氮转化为氮气,即,将no2--n(经反亚硝化)和no3--n(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硝化阶段:足够的溶解氧(do)值在2mg/l以上,合适的温度,好20℃,不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在0.5mg/l左右,充足的碳源(能源),合适的ph条件。通过上述原理,可组成缺氧与好氧池,即所谓a/o系统。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膜法的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
①微生物的多样化: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以及一些肉眼可见的蠕虫、昆虫的幼虫组成(滤池蝇具有抑制生物膜过速增长的功能)。
②生物的食物链长:生物膜上的食物链要长于活性污泥,因此污泥量少于活性污泥系统。 ③能够存活时间长的微生物:srt与hrt无关,因此硝化菌和亚硝化菌也得以繁衍、增殖,因此生物膜法的各种工艺都具有硝化功能,采取适当运行方式,可脱氮。
④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生物膜法多分多段运行,每段繁衍与本段水质相适应的微生物。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①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一段时间中断进水,对生物膜也不会有致命影响,通水后易恢复。
②污泥沉淀性良好:污泥比重较大 ,且颗粒较大,易沉淀;但厌氧层过厚时,脱落的细小非活性悬浮物分散于水中,使水的澄清度下降。
③微生物量多,处理能力大、净化功能强:附着生长,故生物膜含水率低,单位池容的生物量是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而具有较大处理能力,净化功能显著提高。
④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生物膜能处理活性污泥法不能处理的低浓度污水和微污染的原水,使b0d5降至5~10mg/l。
⑤易于维护运行,节能,动力费用低;如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等,去除单位bod的耗电量较少。
污泥处理工艺
本处理系统污泥主要包括人工格栅栅渣、沉砂池隔油及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微量剩余污泥。系统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只须定期通过吸粪车抽吸即可,一般一年二至三次。
主要污染指标去除措施
本方案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手段如下:
codcr/bod5的去除:通过生物降解(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达到去除codcr/bod5的目的。
ss的去除:通过沉淀达到去除ss的目的。
病菌的去除:通过投加次氯酸钠达到消毒目的。
推荐工艺特点
污水处理工艺主体设备采用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和消毒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脱氮除磷的功能,可以使污水稳定的达标。
设备采用埋地设置,基本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不需采暖、保温、地表可绿化。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满足不同程度用户要求。
经过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经消毒后可直接排放或回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消毒采用直接投加次氯酸钠,杀菌效果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系统控制由西门子pc机组装,配套触摸屏控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简单等特点。
全自动运营,系统运行过程中只需人员看管。
生物膜法是属于好养生物处理的方法,它是将废水通过好氧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在载体填料上生长繁殖形成的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有机物,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根据装置的不同,生物膜法可分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等四类。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废水处理中,其中应用多的是接触氧化法。
1生物膜净化污水的机理
(1)、生物膜的构造特征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附着层(高亲水性)。
(2)、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①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或生态系统。具体生物以菌胶团为主、辅以球衣菌、藻类等,含有大
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
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②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③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表面供氧。
④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2s,nh3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no3--n、no2--n
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⑤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及污染物),维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技术及系统工艺流程
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污水中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走近一体化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听到的是处理流水声,看到的是满目绿色,污水在一个近似自然的环境中被轻松处理。
一级处理:格栅井、沉砂调节池,主要作用是沉降污水中的较大固体颗粒,初级降解水中有机物,混合和均衡水质,去除异味。
二级处理:包括生态处理和沉淀池。生态处理是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核心部分,内含特种微生物以及为维持生态平衡添加的活性物质,水中污染物如悬浮颗粒、有机物、病菌、氨氮、磷等被被逐级降解,特殊的技术保证了系统中污泥产量极低,正常情况下无需要清理。生态系统出水经沉淀处理,悬浮物浓度降低。
三级处理:消毒处理,沉淀池出水经过消毒处理。经过这样的三级处理,水质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的排放标准,而且可以安全回用。
生物处理法的分类
1好氧生物处理 2 活性污泥3 普通活性污泥法 3 高浓度活性污泥法 4 接触稳定法 5氧化沟 6 sbr 7生物膜法 8普通生物滤池 9 生物转盘10生物接触氧化法 11厌氧生物处理法 12 厌氧滤器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理。污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作为介质的滤料表面,生长成为一层由微生物构成的膜。污水与之接触后,其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吸附,进而被为什么氧化分解,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质,污水得以净化。生物膜法通常无需曝气,微生物所需氧气直接来自大气。
二 常用的两种方法: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发
1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
溶解氧——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2—4mg/l)。
水温——维持在15~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微生物生长缓慢。
营养料——细菌的化学组成实验式为c5h7o2n,霉菌为c10h17o6原生动物为c7h14o3n,所以在培养微生物时,可按菌体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给营养。微生物赖以生活的主要外界营养为碳和氮,此外,还需要微量的钾,镁,铁,维生素等。 碳源--异氧菌利用有机碳源,自氧菌利用无机碳源。
潍坊潍东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