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评估方式是什么?
总体而言,对儿童幼小衔接能力是否达标的评估分为两种——自然的、非正式的评估和标准化的、正式的评估。
自然评估的形式大多是以成人对儿童进行行为观察为主,比如与儿童进行互动,来评判其交际能力;而标准化的评估则包括统一的测试题,有正确与错误两种答案,这有助于将该儿童的表现与该年龄段所有儿童进行横向比较。
两种评估方式各有利弊,仅采用其中一种方式难以对儿童做出全面的评价。
幼小衔接家长要带领经常锻炼身体:
健康的身心状态是孩子进行社交和学习活动的基础。在幼儿教育的概念里,运动能力不仅包含大肌肉运动能力,还包括小肌肉运动能力。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和孩子走路去学校,周末的时候打打球、赛赛跑、骑骑车,都是很好的亲子锻炼方式。
放学回家多让孩子动动手,拼图、七巧板、橡皮泥、剪纸等手工活动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能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为什么幼升小变得越来越重要?
幼升小是幼儿园或学龄前儿童升小学的简称。随着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在小升初取消统考,升学方式多元化的情况下,幼升小已变得最为重要。原因是,小升初、初升高,中学的好坏可以有一个最客观标准衡量——分数。家长、学生选择好学校的指向性具体而明确。而幼升小家长看不到统考、分数,对小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笼统的了解或口碑相传上,选择面很大,迷茫性也就大。
最为关键的是,幼升小不过是未来进入优质中学的跳板,家长、学生的真实目的是紧紧瞄准高考的。因此幼升小既要看小学,更多的是还要看可能进入的初中、高中学校,这样就使得幼升小择校、升学变得更迷乱而复杂了。
根据目前的教育状况和各阶段升学的游戏规则,合理的幼升小择校、升学设计一定能够为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机会。但幼升小又不意味着只选择“重点”小学,还需要结合区县、学校、课外辅导、特长开发、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情况理性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