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Uber与滴滴的自动驾驶对比:72.5亿美元、1200人的差距

2019/10/24 11:06:09发布100次查看
全球网约车鼻祖的uber和中国出行巨头滴滴,都在进行前瞻性的投入,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自动驾驶。
出发点很简单,在网约车的成本构成中,包括了司机成本、车辆成本、动力成本和平台运维成本。自动驾驶能大幅度降低司机的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waymo的崛起和robo-taxi服务waymo one的推出,让uber、lyft这类的网约车巨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在中国,也有baidu、pony、weride等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志在推出robo-taxi服务。
对于uber和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这是来自技术迭代带来的被颠覆的压力,被迫在网约车尚未形成规模利润的时候,进行自动驾驶军备竞赛的投入,并且出于核心业务风险、团队激励、运营等方面的考虑,先后把自动驾驶部门独立。
即便是uber在三轮裁员中,自动驾驶部门被波及都很小,仍旧保持着1200人以上的规模,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团队之一。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独立后,迅速完成了核心团队的搭建。
uber和滴滴,即便是自身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在自动驾驶领域保持投入。本文将会分析一下uber和滴滴这类的网约车平台,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投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uber:并购、融资、致命事故
uber自动驾驶部门是uber atg,在上市前已经独立,并且以72.5亿美元获得软银愿景基金、丰田和电装共计10亿美元。
关于uber atg的最新消息,是uber的公布的涉及350人的第三轮裁员,波及到了自动驾驶部门。即便是经历了本次裁员,uber atg的人员规模也仍旧超过1200人。
根据此前的报道,uber atg人员规模并未超过1300人。uber在5月份上市后,在q2创纪录的亏损50亿美元后,经历了三轮的裁员,包括市场的400人、产品和工程团队的435人,以及包括uber外卖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在内的多个部门的350人。
具体而言,uber atg可能只裁掉了几十人的规模,从裁员规模来看,uber atg受到的波及不大,从某种程度上看,uber atg是独立运营的业务,更是代表着uber未来的业务,此番裁员是被保护的业务部门。
回顾uber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过程,裁员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注脚,被waymo诉讼、出现致命事故、甚至差点被新任ceo dara khosrowshahi整体裁撤或者出售才是最大的考验。
但,uber仍旧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不断的并购,包括并购了初创公司otto、mighty ai等。并购otto后,uber被waymo起诉,最终双方庭外和解,uber付出了0.34%的股份。
在2018年3月出现的致命事故,让uber atg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包括停止测试、人员流失等等,甚至可能会被整体出售或裁撤。最终,dara khosrowshahi在看过uber atg后,还是决定保留,并且持续投入。
在uber ipo前,出于uber财务状况的、uber atg团队激励和经营等,uber atg以72.5亿美元的估值,获得一笔10亿美元的融资,并且宣布了独立的消息。在9月底,uber和volvo合作的自动驾驶版基础车型xc90 正式下线。
02
滴滴:独立、搭团队、想融资
滴滴从事自动驾驶的研究,要比uber要晚,人员和资金投入情况都不如uber。毕竟,滴滴在中国面临的市场情况远比uber的复杂和激烈,甚至滴滴还和uber的中国公司进行了战斗,最终双方业务合并。
在2018年,滴滴顺风车连续出现乘客遇害案件,导致滴滴顺风车业务被下线。加上司机合规的监管问题等,滴滴ipo的步伐受到了影响,迄今为止,滴滴仍旧没有对外公布其ipo计划。
在2019年8月,滴滴宣布自动驾驶部门独立,随后建立了滴滴cto出任自动驾驶公司部门ceo、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出任coo、前aptiv全球工程副总裁韦峻青出任cto的核心团队。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团队规模超过200人,但迄今为止,尚未官宣融资的信息。从逻辑上,软银愿景是有意愿copy uber atg的案例,丰田也向滴滴投资了6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业务对于滴滴而言,是一项需要持续性投入的业务,独立之后可以改善滴滴的财务报表情况,当然了,也更利于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提供有竞争力的股权激励、位置和待遇等,并且可以单独融资。
03
估值:滴滴自动驾驶vs uber atg
滴滴自动驾驶一定是需要融资的,那么问题来了,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到底应该以什么估值来融资。
从人员规模来看,uber atg超过1200人的规模,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的人员规模为200多人、仅为uber atg的零头,人员规模相差了5倍。
从投入的情况来看,uber曾经并购了otto,据bloomberg的报道是花了6.8亿美元,但有其他媒体报道是花了2.2亿美元。另外,uber还并购了mightyai,以及为了解决与waymo的诉讼,付出了0.34%的股份。
从时间和积累来看,uber atg从2015年初开始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挖人组团队,2016年9月正式开始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随后并购了卡车自动驾驶公司otto,在重卡和乘用车领域都进行测试,乘用车测试规模达到数百台,一度挑战了waymo的地位。
滴滴自动驾驶也是从2016年开始组建,随后在中美两地虽然都拿了测试牌照,但测试规模不大,在滴滴将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后,动作才更加的频发,相继在上海和苏州拿到测试牌照,目前车队的数量还是两位数。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人才的水平,uber一度只瞄着卡耐基梅隆大学挖人,uber atg首任负责人john bares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工作了13年,随后,uber把卡耐基梅隆大学nerc 50名顶级机器人专家招致麾下。
从人员的构成、投入的资金、人员的规模、车辆的规模等方面来看,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uberatg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其实最容易参考估值的是中国志在robo-taxi的团队。
pony的估值是达到了17亿美元,但是17亿美元这一轮只融了5000万美元,这样的估值是不被后续投资人认可的。另外,weride正在进行b轮融资,希望是达到独角兽(10亿美元投后)的级别。
但是,不管是pony还是weride,其人员规模都要比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要大,当然了,这只是佐证估值的一部分,主要还是看技术进展、测试进展等。能够给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溢价的,可能也就是这是滴滴的独立子公司了。
从应用层面来看,robo-taxi服务上,uber已经提出了开放平台的思路,欢迎所有自动驾驶公司将自动驾驶车辆放到uber上运行。滴滴要跟随这样的策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都是跟随动作的话,跟随者是很难引领行业发展的。
uber atg有了资本的定价:72.5亿美元,并且融了10亿美元;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和融资金额会是多少呢?我们拭目以待。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