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应德管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小刺、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青睐。翘嘴鳜、大眼鳜生长快、个体大、市场价格稳定,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关注。鳜鱼必须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质清新、溶氧较丰富的水中,加上吃活饵的天性,因此也给从事养殖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藕塘套养鳜鱼是莲藕和鳜鱼优势互补、互利共生的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藕塘水体清澈见底,水质优良,且有大量几乎无经济价值的野杂鱼可以被鳜鱼利用,同时鳜鱼的粪便等又可以为莲藕提供有机肥料,从而促进莲藕的生长。近年来,笔者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渔场利用藕塘配套养殖鳜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配套养殖条件与方法
套养面积共14亩,其中大池11亩种植藕,小池3亩养殖鳜鱼,两池相连,堤干用直径15厘米pvc管相连通。藕塘保持水位0.5~0.8米,投放有机肥300千克/亩,每亩栽种莲藕500株,早春投放野生鲫鱼种15千克,让其自然产卵繁殖,在繁殖期间投放一些野草、油菜秆,让鲫鱼在上面产卵繁殖。在鲫鱼产卵期间,可适当投喂精饲料、油糠等让鲫鱼吃,以防鲫鱼卵被鱼吃掉。5 月上、中旬,下池 100 万尾鲢、鳊鱼花,为鳜鱼提供饵料鱼。5月上旬,在下鱼花之前10天左右,鳜鱼池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或漂白粉5~7.5千克/亩干池彻底清塘消毒,杀死池中野杂鱼、病原体;5天后可投放发酵好的有机肥 150 千克;第 8~10 天,进水0.5~0.8米,投放鱼花200万尾,其中白鲢150万尾、草鱼50万尾,并适当投喂油糠以提供鱼花饵料,再过10天左右鱼花长到黄瓜子大小,刚好是5~6.6厘米鳜鱼的适口饵料鱼,池水加深到1米左右。
二、鱼苗放养
5月下旬或6月初,选择体质健壮的翘嘴鳜鱼苗2100尾投放入鳜鱼池,投放时将盛放鳜鱼苗的袋子扣放鳜鱼池中10分钟左右,然后将池水搅匀再打开袋子释放鱼苗。
三、日常管理
1.藕塘管理 藕塘施肥以量少次多为原则,既要让莲藕正常生长,又要让藕塘的小鱼、鱼花不因化肥过多而中毒死亡,也可适当追加100~150千克/亩的发酵有机肥。同时应防止藕塘中的浮萍生长,浮萍生长快,覆盖水面后水质变坏,影响小鱼、鱼花正常生长,甚至缺氧死亡。
2.鳜鱼池管理 早晚巡塘,了解鳜鱼生长及池中饵料鱼的情况。如果饵料鱼不足,应在下午4-5时鳜鱼吃食高峰,用抽水泵在藕塘引水,把藕塘杂鱼引进鳜鱼池。然后打开鳜鱼池水管开关,利用落差让水流到藕塘,时间应在1小时左右,这样可以把鳜鱼池中的水色冲淡,改良水质,同时鳜鱼池中的肥水流到藕塘被莲藕吸收利用。
3. 鱼病防治 鳜鱼养殖常有多种疾病发生,应严格清塘、消毒,保持良好的水质,此养殖模式全年未用渔药治疗鱼病。
四、捕捞情况
年底干池起捕鳜鱼1950尾,成活率91.5%,产量990千克,产值6.43万元。
五、单独插藕与配套养殖效益测算
配套养殖面积14亩,单独插藕及配套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见表1。
表1 单独插藕及配套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万元
六、讨论与分析
鳜鱼养殖容易泛塘,需要对口饵料鱼,在养殖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市场价格在60元/千克以上。利用藕塘立体空间,培育大量无经济价值的野杂鱼,小个体鱼提供鳜鱼的对口饵料鱼进行配套养殖,不仅可提高池塘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符合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新要求,也为发展鳜鱼养殖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