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豆豆:遥远的救世主)这部电视剧说出了很多东西,也掩盖了很多东西。提出了文化属性,又把这个词的外延缩小了,不知是怕触碰底线还是什么。不知是真说不清楚,还是怕说清楚。故弄玄虚,却还想让人迷恋着她的迷恋。
豆豆至少也是一个鬼才,要不就写不出鬼才丁元英了,她看透了很多东西,但是她自己说的女人的性格底色或者“脂粉气”注定了她的格局。当然,这本书至少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就像韩楚风看上去也是高大上的样子,但是我没有必要人云亦云,并有如下疑问。
问题一:丁元英的自嘲诗。我以为真正的高人不会对这种诗的后果没有感觉,就大喇喇地暴露自己的意图,和他通常的谨慎自相矛盾。当然你可以说他喝醉了,但是他对买股票却异常清醒。
问题二:从鸿门宴我只看到了豆豆对女人的了解,包括后面芮小丹的霸王硬上弓的野蛮,似乎在模仿武松的快意恩仇,让人读完之后觉得“真爽”。但到底怎么个爽法,敢爱敢恨还是野蛮女友。人家野蛮女友已经是女友了,你这准女友的身份还存疑的时候,一味猛攻。这阴狠的层度也太过了,如果是反过来,男生对女生这样会怎么个结果。只能让人想起《封神演义》的败笔,土行孙霸王硬上弓。
问题三:豆豆把弱势群体归结为弱势文化属性,明显是本末倒置,没有找到病根。所以她也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命运,象叶晓明这样精明的都不行。她对这些失败的人的态度是无情的嘲讽,“烂泥扶不上墙”。甚至林雨峰这样的强人,也被打个措手不及,憋死活该,“逆我者死,顺我者昌”。现实中的林雨峰、刘冰可能这么极端吗。似乎丁元英可以呼风唤雨,让每个人都露出了心魔。丁元英、芮小丹都长期生活在德国。豆豆企图使用文化的疏离感、陌生感,让自己的理论合法化。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想用自己的神奇的脑回路忽悠住大家。
问题四:芮小丹的死。我以为,以芮小丹的缜密,不应该死。芮小丹勇斗歹徒时表现出的缜密,足以和斗杀西门庆时的武松媲美。武松只是出现些小瑕疵,打虎前断了梢棒,打西门庆时被踢飞了刀,后来还断了胳膊。芮小丹却丢了性命,不符合常理。丁元英、芮小丹、武松都是文学作品中创作出来的,很夸张,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对于人性的描写,这部作品的夸张层度甚至超过了水浒。当然你也可以说,该作品主要是说理。象西游记一样,打怪升级是次要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座灵山才是主要的。那咱们就只说理。
问题五: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前七个字还可以,后面扯什么如来,神叨叨的。作者是想说一个恒等式吗,神=道=佛=客观规律。如果是,就直说,如果不是,能不能说点大白话。邓小平晚年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本来,没有那么邪乎,非要开启新一轮的造神运动。国际歌中的歌词是这样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遥远的救世主书名说的是这个,骨子里却说的是那个。拿打击直接获取说事,但是却没有代之以勤勤恳恳的劳动,神叨叨的。似乎没有丁元英,王庙村的居民再怎么勤劳也没用。作者口口声声说强势的文化属性就是踏实肯干,又把踏实肯干的叶晓明、林雨峰踢到一边。他们被自己的欲望战胜了,还是仅仅在赌博中赌输了。冯世杰最后成功了,也是肖亚文不得不让利给他。这本是商战中普通的你争我夺,类似于黑吃黑,弱肉强食。你到底想说,脚踏实地好,还是想宣扬丁元英私募基金的技巧高,还是冯世杰最初的善心起了作用。说得不清不楚,整个一个大杂烩。
最后说一下,书中芮小丹的死是自杀。丁元英这么强,自己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无法得到救赎,非要去做“天国的女儿”。“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不简单呀!”来去有那么自如吗,死得没有遗憾吗。扪心自问,是什么文化属性害死了她。她为什么总是提到死,把死描绘的那么有诗意。她不相信会天长地久,让丁元英在王庙村制造一个奇迹也是为了多给她留点念想。这种心理健康吗,是不是离邪教不远了。如果只是单纯的扶贫,活雷锋做好事。你求道拜佛找心安干什么,心虚什么。为人民服务,都必须搞这种极端的吗。到底是谁的心需要救赎。
曾几何时,芮小丹和老丁越聊越兴奋,小丹一心想做中国“强势文化属性”的文化大使,也准备开启自己灵魂的又一段神奇之旅。本来是个好警察,干嘛要承载那么多。芮小丹的生命短暂而绚烂,只因着了魔,这个魔似乎让人无所不能,但是一个女人到底该花落何处。“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又要添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