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初步样机已经制造出来。专家介绍,电池和我们看到的15英寸液晶电脑显示屏一般大小,电池有两个输出线,相当于电池的“正”“负”极,阳光照射后,电池立即就能生电,但这个样机产生的电还比较弱,只能带动计算器一般的小电器。
模拟植物吸收光能
据专家介绍,自然界植物给了他们很大启示:既然植物能利用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产生需要的能量,那么我们也可以模拟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能量,并用较新的光电转换材料产生需要的电能。简单说,“概念电池”其实后面覆盖了一层特殊的膜,可以将阳光中的能量固定下来,然后通过新型的光电转化材料将光能转为电能。
根据国内外文献和已有的电动汽车运行数据,电池组的离散现象主要表现为电池的内阻、电压、容量和温度的不一致。由于电池内阻,尤其是极化内阻的不一致,个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将比较剧烈,导致整个电池组的电压变化剧烈,影响电池组的调峰能力;由于单体电池容量存在差异,部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比其他电池先达到充满或放空的状态,导致这部分电池容易处于过充电或过放电的状态,不但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电池燃烧、爆炸等不安全因素;由于电池工作中有放热和吸热的过程,电池的温度也会不断变化,当温度变化不一致时,部分电池将可能超过适用温度范围,带来性能下降和安全隐患。上述4种不一致现象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耦合在一起的。
电池组的离散现象是指同一规格型号的单体蓄电池组成电池组后,其电压、荷电量、容量及其衰退率、内阻及其随时间变化率、寿命、温度影响、自放电率及其随时间变化率等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别。
锂离子电池
在平板电脑、电动汽车(phev+ev)、与分布式风光发电相配套的家庭储能等新兴市场,锂离子电池有的是不二之选,有的是首选。在尚未兴起的电网储能等市场,目前已开展的相关示范运行项目中,锂离子电池的用量显著超过其他二次电池(如极具代表性的国家电网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等)。锂离子电池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攻城掠地,主要得益于它快速下滑的价格。就性能而言,锂离子电池明显优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主要竞争对手。通过性能的优势,锂离子电池逐渐扩大了市场规模,而需求的增长直接导致产能扩张、制造成本下降,这又反过来刺激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锂电池产业就这样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