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年轻时干过小生意、出去打过工、种过菜、养过羊,始终没怎么赚到过钱。一直到35岁才开始养猪,到如今已经养了20多年,现在家里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在村里也算是头面人物。但是,这次非洲猪瘟让老刘犯了愁,接下来养猪可以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就看谁敢搏一把。对老刘来说,如果今后几年疫情持续蔓延,肯定不敢再养猪了,但是也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
目前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生猪供应将面临紧缺,自从非洲猪瘟爆发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双双下降。今年的猪肉缺口,有专家预测在10%以上,也有人说或在20%左右。而从全球角度来看,2019年全球猪肉供应产量缺口预计将达14%左右,简单来说,今年可以说是全世界都缺猪。不过,受非洲猪瘟持续蔓延影响,养殖户近期补栏情况仍旧不算理想,主要原因是疫情的不确定性,很多养殖户不敢冒这个风险。
对此,专家认为,在生猪供应面临紧缺的情况下,有两种东西或可以取代猪肉,农村出现两个新的致富机会:
1、禽肉,笔者认为,最有可能代替猪肉的就是禽肉。在近期召开的国际家禽协会的会议上,专家认为,禽肉或将取代猪肉成为世界上消费最多的肉类。尤其对中国人来说,鸡肉是取代猪肉的最佳肉类。我国养鸡规模庞大,比起鸭肉、鹅肉,鸡肉更加可口,比起牛肉、羊肉,鸡肉的价格更加亲民。非洲猪瘟爆发以后,牛羊肉价格一路飙升,出现了“羊贵妃”现象。
2、人造肉。非洲猪瘟给人造肉的普及创造了机会,人造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素肉,一类是培育肉。由于培育肉价格昂贵,现在最流行的人造肉是素肉。以素鸡为例,主要原料是豆腐,素牛肉则是豌豆蛋白和椰子油的组合,另外添加了一些淀粉和“血红素”。这种素肉受到了素食主义者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担心猪肉有问题而选择食用素肉。
专家认为,如果养猪人接下来不想养猪了,可以试试上面两种行业,猪肉缺口是实实在在的,就看拿什么来补充了。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您的评论、点赞、分享、转发都是对笔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