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中国畜牧界的女科学家在这里

2019/5/23 15:43:26发布74次查看
在中国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科学家的力量正在崛起,她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印证科技的力量,用自己的无悔付出燃烧着岁月,用坚持不懈的奋斗激励着后来人。
有感于此,今天小编就想整理一下当前中国畜牧界有哪些女科学家,供大家了解。可能整理不全,欢迎大家补充,在此也向科学家们致敬!
(排名不分先后哦!)
1
张克英
张克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美国阿肯色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访问学者。
张教授主要围绕肉鸡、蛋鸡、肉鸭等家禽从事营养、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营养需要、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安全与蛋、肉质量及安全、抗病营养与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等。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
部分科研项目:
1. 畜禽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d13b04)-课题四-鸡蛋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d13b04),科技部,2014.1-2018.12
2. 蛋鸡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14nz0002)-四川省科技厅,2014.1-2016.12
3.肉鸭现代化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2014nz0030)-肉鸭产业链项目,2014.7-2017.6.30
4. 机体锌稳衡在锌抗肉鸡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及机理研究(31472118)-自然基金项目,2015.1-2018.12
5. 肉鸭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高效利用成果转化(2013nc0047)-四川省科创饲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2013.1-2016.12
6.饲料高效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3nz0054)-四川省科创饲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2013.1-2016.12
了解更多:

3
赵书红
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畜牧),美国康乃尔大学唐氏基金学者。
赵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与动物育种方面的教学科研、 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等。注重发展和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产业结合解决家畜的遗传育种问题,在猪功能基因组与育种、猪基因组编辑、山羊基因组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部分科研项目:
1. 分子育种合作研究及应用平台 2017.03
2. 生猪体系全基因组选择岗位科学家 2017.01
3. 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2016.01
4. “畜禽改良及健康养殖技术”团队 2016.01
5. 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条件建设项目 2015.04
6. 绿色山猪肉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湖北省产业化项目, 2015.01
7. 优质抗病大白猪新品种(系)选育、扩繁及产业化-武汉市重点项目, 2015.01
8. “畜禽遗传改良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2015.01
9. 四个东南亚猪种免疫及生长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特色基因挖掘-国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2014.01
10. 猪骨骼肌中能量代谢三个关键酶活性调控机理及其对猪饲料转化率的作用研究-教育部优先领域项目, 2014.01
了解更多:

4
赵茹茜
赵茹茜,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主任。
赵教授长期从事动物生长与肉质、应激与繁殖、行为与福利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部分科研项目:
1.环境对畜禽繁殖健康影响的生理机制 (466 2016-2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0 502) ,研究骨干,在研
2.5utrs及其m6a修饰在鸡肝脏 gr翻译调控中的作用(75.2 20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2512) ,主持,在研
3.猪肌肉品质营养程序化调控技术的研究(25 2014-2015)-高校 2014年度省第四期“333 工程”资助,主持,在研
4.畜禽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1867 2010-201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11) ,首席科学家,在研
5. 猪繁殖力的生理学及相关遗传调控机理(120 2014-2018)-科技部“973” 项目子课题(2014cb138502),骨干,在研
6.母体营养影响子代肉品质的代谢程序化机制(450 2012-2016)-科技部“973” 项目子课题(2012cb12470 3) ,主持,在研
7.动物生理生化与健康福利养殖创新团队(100 2012-2016)-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主持,在研
8. 广东优质黄羽肉鸡蛋白质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168 2010-2013)-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u0931004),联合主持,完成
9.基因-营养互作调控禽类繁殖的中枢机制、环境中内分泌活性物质与繁殖、动物生长过程中肌内脂肪沉积的生理与遗传机制、畜禽产肉的代谢程序化调节(2012-2013)农业部中德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主持,完成
10.动物健康养殖与代谢障碍的营养调控(50 2014、50 2013)、畜禽健康养殖的营养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100 2011)-农业部“948”项目(2013-s13、2013-s12、2011-s11) 主持
了解更多:

5
朱伟云
朱伟云,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朱教授主要从事消化道微生物及其对动物生长和保健作用专业领域研究。
部分科研项目:
1.瘤胃纤维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厌氧真菌与甲烷菌代 谢关系机制及其作用(31072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1-2013.12
2.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200903003),主持课题“气候变化对畜牧生产的影响”-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12-2012.12 
3.未培养瘤胃甲烷菌的宏基因组学分析研究(2010dfa31040)- 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技部——澳大利亚创新工业科技部),2010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参加
4.interplay interplay of microbiota and gut function in the developing pig innovative avenues towards sustainable animal production,-欧盟第7框架项目(fp7-kbbe-2008-2b),中方主持2009年1月-2012年12月 
5.仔猪肠道健康营养调控的微生物组学研究(308101039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9.1-2012.12
6.改善反刍动物乳脂质量的营养调控机制研究(bk200772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7.7-2010.6
7.瘤胃甲烷形成与调控的微生物学和营养代谢基础(305305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6.1- 2009.12
8.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代谢与调控机理(2004cb117500)-课题4胃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发育规律及其调节(2004cb117500-4)-国家重大基础计划项目(973),2004.9 -2009.8.31,参加。 
了解更多:
l
7
张丽英
张丽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农业部饲料生物学效价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进出口饲料安全顾问组专家。
张教授主要从事饲料质量安全、单胃动物营养等方面研究,主要起草国家或行业标准18个,主编、参编16部著作。
部分科研项目:
1. 丙酸铬和碱式氯化锌对猪的安全性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饲料)项目 ,2014
2.我国主要畜禽饲料资源及其矿物元素含量与分布调查(2014fy111000-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1-2018.12
3. 显微近红外法饲料中痕量物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11bad26b040405)-科技支撑项目,2011-2015
4. 植物甾醇和蓖麻粕对猪安全性评价研究-农业部2012饲料安全监管项目
5.玉米、小麦等6种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和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子课题转基因豆粕棉籽粕饲用安全评价研究(2008zx08011-005)-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2011
6. 料卫生标准及配套技术标准研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9.01-
7.葡聚糖酶的分子改良与高效表达-863项目,2007-2011
8.饲料安全关键因子监测评价新技术研究” (2006bad12b0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1-2012.12
9.饲料基质中碘化酪蛋白的检测技术研究(307715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8.1-2010.12
10. 豆中主要抗原蛋白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其致敏机理的研究(304305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01-2008.12
了解更多:
l
8
刘 娣
刘娣,博士,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刘教授主要从事畜牧学-动物遗传繁育学科领域研究,主要开展野猪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开发,民猪的收集、群体建立、种质特性和杂交研究,猪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系统研究,地方猪资源不同保存方式的研究和应用,克隆和转基因猪研究,猪生产及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研及成就:
主持国家948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合作重大专项1项、留学归国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国家转基因专项子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2项、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岗位科学家项目1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5项、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副主持或第二位参加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等科研项目40余项。首次克隆基因序列由genbank收录近100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完成制定地方标准8项。以第一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畜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以主要参加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省长特别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共获科技成果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ei检索50余篇,国家一级期刊100余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余篇。出版著作17部:主编和参编科研专著各1部,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国内会议论文集、全国统编大学教材各1部,主编大学教材4部、科普著作6部、科普录像教材2部。
了解更多: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764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