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城市抢人才也不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以前是一线城市,现在是新一线、二线、紧跟一线城市的步伐,加入到抢人大战,从落户降低门槛到买房有折扣,再到各种补贴、倒找钱等等,各种政策,琳琅满目。
虽然都是抢人,但目的各有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北上广最先开始吸引人才,当城市发展、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人才已经不需要吸引,而是主动涌入,这是我们已经很少看到北上广深再出新政。接下来抢人大战的战场,就转移到了新一线、二三线城市之间。随着对人才重要性的认可、抢人战场的逐步扩大,加上一线城市的高压力、高成本,一线城市的吸引人才优势已经不在,今年北上广深也不再作壁上观,又重新加入到了抢人大战。
二、各取所需
同样是抢人,各个城市的需求不同,抢人的招式、方法也各不相同。
1、人口结构的调整
北京的新政也刚出不久,以降低落户门槛为主,吸引的人才包括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体育、金融、高技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等专业人才,涵盖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不像某些城市,重金砸向新经济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的研发人员,算法工程师、高级数据分析员等等。
所以,我觉得北京这次的政策目的不在于此,差不多所有人才都要,没有重点、没有突出的要求,这样的政策我觉得是在调整人口结构!!记得前一段时间曾经看过北京的人口结构情况分析,老齡化占比已达到30%,名列前茅。人口结构的不平衡,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老年人的医疗、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缺少年轻人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制约等等。我想这些才是北京这次加入抢人大战的真实目的!
2、倒逼的政策
天津加入抢人大战的新政,着实让天津火爆了一把,占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20小时,30万人申请落户。这个数据*一感觉,新政很好,很得人心,百姓支持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再想一想,这么短的时间是、这么多的人申请,说明了什么?
原来的政策门槛是不是太高了?在津工作的外来人口是不是太多了?我们的政策可不可以再先一步,不被现状倒逼着出台?
想想我们人资的工作,有没有倒逼着做的?
招人,持续的招不到,最后调整了工资;保险,不肯给试用期员工上保险,直到有员工发生工伤,或者被员工告到劳动局,赔了款,最后才上保险。虽然最后的结果看似一样,但我们已错了很多机会。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现在北京、上海稳稳的做在一线城市里,天津,虽然现在吸引了很多人才,但也只能与十多个城市共同挤在新一线城市里。
我们招不到人时才调薪,这时肯定错过了一批人才;在赔了款以后再上保险,肯定已经支付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老板调薪?你能不能拿出准确合理的薪酬标准?能不能把保险的利害关系说清楚?能不能侥幸心理带来的利弊分析到位?提前改变现状,这才是我们hr应该去反思,去避免的!
三、后续跟进
新政已经出台了,接下来我们更应关心的是如何执行、落地。不只要把人才吸引过来,更要把这些人才留住!
以前政府部门,有的为了面子工程,吸引人才时轰轰烈烈,但人才来了以后却很难生存。买不起房,买不了房,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招进来的人才留不住。所以先不要被新政迷惑,要看好后面的保障制度,新环境的配套设施、制度是否是同步推进,否则你就容易掉进人才流动的漩涡。
四、顺势?逆势?
以前我们常说顺势而为,在全国的抢人大环境下,我们是否也应该顺势而为呢?还是逆势而行?
其实,大城市的高压力,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先要做到自知,人多的地方,竞争必然也大,如果你天生不喜欢高压力、强竞争的环境,那就不要选择顺势而为,呆在三四线的小城市,也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不清楚大城市的压力情况,又对大城市充满幻想,那不防一试。有数据显示,人在临死时最后悔的不是自己做错过哪些事,而是自己没做过哪些事!
相信今天写顺势的人很多,那我聊几句逆势吧。
大城市能吸引很多人才,但不会全部都吸引去,还会有很多跟你一样的人留下来。人资的工作就要分析这群人,针对这群人,和公司的需求进行匹配。
想想你没去大城市的原因,他们可能也是这个原因留下来的。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它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分析它们的共性。是不是适应不了大城市的高压?是不是不喜欢高压?是不是轻松自在的生活?是不是家里有老人的牵挂?
根据这些人的特性,公司可以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氛围,吸引这些人才。适应不了大城市高压的人,是否可以接受稍低一点的压力?不喜欢压力的人,公司是否有一些事务性、简单机械式的工作安排给他们?家里有老人牵挂着走不了的人,公司是否可以打造家庭式的企业文化来吸引他们加入?
体育比赛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团队只能打顺风顺水的比赛,一旦落后就会迅速的垮掉。而真正的强队,不论顺风逆风,都能打出一场精彩的比赛。我们人资也是一样,顺势的时候,各种资源齐备,可以漂亮的完成工作,逆势的时候,各类资源短缺,我们仍能把现有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把结果做到最佳。
顺势而为,逆势犹可为!
青岛蓝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0532 6602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