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比较有名的书法家,认为书法其实就是写毛笔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起点不一样。掌握一个文化的基本技能是写字、识字、读字、用字,这是我们要做的*一个工作,这个工作应该由语文老师来做。现在讲书法进课堂,而书法老师急缺,急缺懂书法艺术的,不是指会写字的专业老师,这样的教师人才在现在中小学的体制中几乎没有。
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读研究生起,我与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最初也是最近的研究领域,就是“高等书法教育”。世俗的说法叫“起家”“看家本领”中,首推的就是教育(教学)研究。后来的“创作”如“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包括世纪之交以来的“阅读书法”“民生书法”“书法史记”……),“理论”如“书法学学科研究”(包括后来的书法美学、“史观学派”、比较书法学……),其实都是从高等教育土壤中成长、蜕化、延伸而来。换言之,没有高等书法教育及教学所引申出来的严格的规范意识和逻辑性格,所有后来几十年的多方探索,都会变得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凌空蹈虚,于实际并无什么意义。
这几十年来,高等书法教育遍地开花,据目前统计,全国约有170余所大学开办了本科书法专业,就其数量而言,已是非常壮观。但数量是一个方面,如果细细究其质量,则仍然大有可虑。很大一部分大学书法专业,在教学上是专业与业余不分,用业余爱好者的思维方法来教大学生的课;在专业定位上也是书法艺术(审美表现)与写毛笔字(实用技能)不分,把书法艺术学习等同于技能练习,缺乏艺术学习的许多通用的必须要素。因此,它的现状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清代书法家蒋和说:“布置空白有三点:一是字中的布置空白,二是逐字之间的安排空白;三是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开始学习写字的分布,都必须停止在均匀的地方。知道了停止在均匀的地方,就要求有点变化。倾斜于平正,疏远与密切;参差着落在其间。”
墨韵书法苑
137945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