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心里十分喜爱学钢琴
“教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有天赋不爱学、不吃苦,是学不好琴的;反之,没有天赋,但自己非常喜爱,非常刻苦,也会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许多获奖的琴童并非出自音乐家庭,但自身喜爱,他会不断克服困难,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练琴,也能弹出一首好钢琴。
此外家里要有一台音质好、音色好、触键灵敏、音准、手感好的钢琴,使之爱弹爱练。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拜一位好老师
学习乐器,专业老师的选择很重要,应该选一位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好老师。大体来说,好的专业老师应具备以下4点:1.老师本身是音乐院校毕业,并确实有一定的弹奏水平和知名度;2.有丰厚的教学经验,而且已培养了不少人才;3.熟悉钢琴各种教材,能给学生示范弹奏,而不只是靠嘴说琴;4.对琴童能因材施教,有敬业精神。
主营佩卓夫钢琴、钢琴搬运、钢琴调律等业务,临沂琴行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乃至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在世界钢琴文献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叙事曲
叙事诗是欧洲12、13世纪一种抒情的叙事的,通常具有民间传奇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诗歌片段。19世纪起,人们把叙事诗作为歌词,谱写成有钢琴伴奏的独唱曲 称“叙事曲”。如舒伯特的《魔王》,肖邦最早创作的4首钢琴叙事曲,此后,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亦采用此体裁,内容常富有叙事性,戏剧性,有的取材于文学作 品或民间传说。
波洛涅兹
名称取法语的音译,也叫波兰舞曲,原属宫廷舞曲。]8世纪起成为独立的器乐曲,在钢琴作曲家肖邦的创作中,波洛涅兹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作品。结构属复三段式,气氛威严,常结束在第三拍上。
随想曲
指西洋17、18世纪时用模仿对位写成的键盘乐曲。实即一种结构较自由的赋格,与当时的幻想曲相似。常指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如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钢琴随想曲。某些随想曲(如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与幻想曲并无严格区别。
狂想曲
一种技术艰深并带有幻想性质的器乐曲。大多数的狂想曲,以缓慢的民间歌曲曲凋为基础,经过变奏和主题发展的手法,与快速突进的民间舞曲相交错,造成最高潮 后结束全曲,多数狂想曲属钢琴独奏曲,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19首,就是始于19世纪后的一种史诗性器乐曲。前15首属一组、后4首属一组。但每首 个性又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