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历年试题(2010)

2018/11/2 12:16:09发布211次查看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试题
2010年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
外部性问题
企业型政府
绩效预算
行政复议
swot分析
简答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成功的条件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
论述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论述新公共管理(不确定)
2010年管理学、政治学
名词解释
政治社会化
议会制
政治文化
平衡记分卡
pdca循环
控制
简答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变革的阻力和动力
简述政治决策的模式
组织整合手段
统治、治理与善治的关系
论述
试论政治参与对推动民主化进程的作用和意义
试论述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和领导理论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管理决策
第1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
决策:指在行动之前进行的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选择。决策是指这样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选定某个方案的那一步骤。
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过程:从发现问题到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完整的过程。                         
决策的基本步骤:1.发现问题。决策者要在全面调查研究、系统收集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发现差距,确认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关键要害。2.确定目标。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方案评价和选择中依据的标准,又是衡量决策行动取得预期结果的尺度。决策目标不正确或不明确,往往会导致决策错误或决策时犹豫不决。3.拟定方案。备选方案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决策者才能从中比较,然后选出最理想的方案。备选方案通常应该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落实决策总目标的各级次目标及这些目标实现的途径,二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主要约束条件及其可控和不可控的程度。4.选择方案。1作为最后选定的方案,首先必须能在较高程度上实现预定的决策目标,这是决策的合理性标准。2选择方案时还必须考虑方案实施所需付出的代价与可能带来的效果的比值,此称为费用效果比或成本收益比。3合理的决策要妥善处理好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以及效果与风险之间的关系。5.执行方案。执行决策往往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步,决策不力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6.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通过追踪检查与评价,可以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具体追踪处理措施有三类:1保持现状,不采取措施。2采取措施纠正偏差。3修正原决策。原决策在制定时由于对客观条件估计有误而存在明显缺陷,或决策在制定之时是正确的,但由于对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变化,致使决策变成不适用、不正确或无法执行,或虽然原决策本身是正确的,但实施决策的的组织工作很差,而这种状况目前还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这就需要对原决策加以修正。
西蒙的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审查活动四阶段。
第2节 决策的要素与类型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群体决策优点:1群体决策能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2群体决策有利于增加有关人员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缺点:1决策的时间较长。2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个体决策的效率性要高于群体决策方式,但效果一般要低于群体决策。
决策目标指决策行动所期望达到的成果和价值。1.决策是否要力图实现某种预期的结果,分为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理性决策指完全着眼于组织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进行的决策。非理性决策指随意的、无目的的决策。2.企业决策问题包括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指从基于伦理、规范和价值观角度而作出的“值不值得如此”的判断,它通常与决策目标的选择相关。事实判断指从基于某种客观的存在而作出的“是否确实如此”的判断,它通常与实现目标的手段的选择有关。3.一项决策过程中所选定的决策目标的多寡,决策可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决策准则指决策者选择方案所依据的原则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或方针。最优化决策指决策者必须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选出一个能产生最优后果的行动方案,以求一次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满意化决策指只要求将既定目标实现到足够好的、令人满意的程度即可。保守决策与冒险决策,越是不确定性、风险性的环境,决策者的胆识和决策果敢程度就越易见出分晓。
决策备选方案指的是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各种可行方案。决策自然状态指决策时所面临的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情况与条件。决策后果指采取决策所决定的行动后所带来的后果、结果或引起的变化。确定型决策指具有确定性结果的决策。无论这一决策下的备选方案有多少,每一方案都只有一种确定无疑的结果。不确定型决策指决策的后果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但究竟什么样的后果会最终出现则带有一定的或然性。根据所要做的决策的不确定性的表现及程度的不同,分为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1.确定型决策。对于确定型决策问题,制定决策的关键环节是判断什么样的行动方案能最好的实现既定的决策目标。2.风险型决策指决策方案的自然状态有若干种,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可以作出客观估计的决策,所以亦称作随机型决策或统计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的基本目标是要达到期望值最优(指预期平均收益最大或预期平均成本最小),但同时使方案的风险度保持尽可能低。风险型决策的方案评价方法有决策树和决策表法。
决策树法指一种以树形图来辅助进行各方案期望值收益的计算和比较的风险型决策方法。图解:决策点也叫结点,从它引出的分支叫方案支,每条分支代表一个行动方案,节点标出损益期望值,从它引出的分支叫“概率分支”,标明自然状态及其出现的概率,结果节点标出每一方案在其相应状态下的损益值。具体步骤:1.根据决策备选方案的数目和对未来环境状态的了解画出决策树形图。2.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首先是计算方案各状态枝的期望值,然后将各状态枝的期望收益值,求出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3.将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减去该方案实施所需要的投资额,比较余值后就可以选出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指方案实施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状态或者所带来的后果不能作出预计的决策。办法有二:1通过一些科学方法来补充信息,将不确定性问题变为风险型问题来处理。2依经验进行模糊举。择案标准有四种:1.乐观准则,指倾向于选取在最好状态下能带来最大效果的方案的一种非确定型决策方法。2.悲观准则,指向于选取在最不好状态下能带来最大效果的方案的一种非确定型决策方法。3.折中准则,指在乐观准则与悲观准则之间取得平衡的一种非确定型决策方法。4.最大后悔值最小化准则,指力求使每一种方案选择的最大后悔值达到尽量最小的一种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盈亏平衡点:企业经营活动处于不盈不亏状态的保本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内,当企业产销量变化时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指随产销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的费用或成本。利润=产销量*单价-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期望值指方案各不可控状态的概率与其出现时所带来的损益的乘积的总和,而标准差就是各状态损益值相对于期望值的离散程度。
群体决策的基本方法。分为数学方法和行为方法两类。
1. 数学方法。群体在各成员所赞成的不同方案中作出集体决策的基本规则是“多数决定”。分为全体一致、多数、相对多数的情形。计票法有1累计计票法,指以成员表决方式,将多数通过的方案认定为该决策群体所最终选定的方案。2两两对比法,指对所有的备选方案菌进行成对的比较,即先表决两个方案,获得群体成员多数通过的方案再同余下的一个方案成对的比较,依次表决出最后选定的方案3偏好次序表决法,指先由各成员对备选方案标明其偏好,然后汇总后排出各方案的优劣度,再据此作出最后的抉择。
2.行为集结法。行为集结法指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群体决策过程的研究而产生的。作用:1激发群体成员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群体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案存在不同看法的情况下,通过沟通逐渐取得群体一致的意见。条件:1决策任务不易分解成若干可由各成员独立完成的子任务2决策任务具有优化性特征3决策结果具有某种随意性。三种行为集结法。1.互动小组。指小组成员就某一问题交谈、讨论、争论,达成一致,进一步讨论,最后完成决策。优点:有利于产生新主意,有利于促进成员互相理解和沟通。缺点:容易出现随大流、叛逆以及政治活动倾向。2.德尔菲法。指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3.具名小组法。群体成员聚在一起,通过书面表述和口头交流结合的方式独立写下自己的意见。经组织者记录公布后再逐个讨论每人想法及其依据,然后以方式季节每个人的意见,集体讨论初步的结果,以此形成群体的最终决策。用于需要提出创意方案的决策和场合。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