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样反射,想要孩子不叛逆,父母首先得改变自己,做好了父母,孩子也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愿天下父母都是好父母,愿天下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也体谅一下天下孩子的心吧!
01、尊重叛逆的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02、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经历过孩提时期,尤其青春期叛逆期的感受犹在,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防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03、忌从学xi入题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xi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04、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青春期是孩子认识世界以及了解、完善自我的重要过程。此时的孩子会思考,但对很多事情似懂非懂。特别是“小升初”,离开相对封闭的小学,家长和老师的关心相对少了,与社会的接触增多,多元环境会对孩子已经构建起来的认识产生冲击。加上正值身体二次发育,带动心理变化,孩子容易否定过去的认识,进而和家长产生对抗。对抗中,有时是孩子的错,有时是家长的错,比如工作忙顾不上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夫妻吵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犯错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打骂等。过多的委屈和埋怨交织在一起,孩子就会叛逆。从心理上讲,男孩比女孩更坚强,但这种坚强容易转化成更严重的叛逆,所以我们看到,男孩“坏”起来往往比女孩更明显。
孩子的逆反心理始终被认为有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1、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闷、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他们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心中,他们不会让有碍自己身心健康的负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他们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他们以这种形式保持心理平衡,有时也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2、逆反心理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幼儿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作用的。
长沙市雨花区快乐成长培训学校
1330848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