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
从章法形式上看,书法和音乐是最相近的艺术,比如说创作一件行书条幅或中堂、对联,多是将第yi个字处理得较大或较厚重,觉得似乎不如此便不足以统帅全篇。
章法之所以也称为“布白”,是因为章法质是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实处之妙,皆由虚处而生,”“虚”与“实”,“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留有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成功的章法集中体现了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邓石如“计白当黑”,便是这一美学原则的具体运用。也就是有笔墨处重要,无笔墨处也重要;字里行间均有笔墨,有情趣。字的空间的匀称、布白停匀和字形点画具有同等的审美价值。既然所有空间都是作品的有机部分,对线结构、对空间的感受,自然也应该包括在内。书法章法还讲究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以及落款合理,钤印得宜,并注意局部美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如《兰亭序》全篇324个字,分28行,字字相映带,行行相呼应,若行云流水,气势连贯、浑然一体。清包世臣说:"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孙,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形象地说明了书法作品整体美的艺术效果。
临摹是学xi书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初学阶段,大多数的时间都化在临摹之上。也有书法家晚年还经常临摹,甚至临一辈子的,如胡小石、林散之晚年还做临摹的日课;赵孟頫、王觉斯晚年还醉心临摹王羲之书法。更有甚者,清道人李瑞清将临摹性的书法作品作为自己一生书法的代表性作品。当然,初学者临摹与书法家临摹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初学者临摹,主要是为了打好书法的基础,为了拥有良好的基本功。书法家有明确目标与有选择性的临摹,则是为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深造,以实现最后的理想。
习墨去书画培训学校
400 8169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