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时攻坚克难拆除颅内“炸弹”
2018/10/27 6:09:00发布62次查看
大连中心医院完成辽南地区首例复合手术室条件下巨大复杂血管畸形团切除与动脉瘤夹闭手术
本报记者 常婷
不久前,四十多岁的张先生被诊断为“颅内巨大复杂血管畸形+颅内多发动脉瘤”,张先生多方求医均因手术风险太大被拒。辗转经人介绍,他来到了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最终该院多学科10余位医生连续手术9小时,成功拆除颅内“多处定时炸弹”,术中出血仅仅500ml。目前,张先生已经可以与医护人员及家人顺畅交流。据悉,这是辽南地区首例复合手术室条件下巨大复杂血管畸形团切除与动脉瘤夹闭手术。
据了解,“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疾病,常以脑出血或癫痫起病,四周密密匝匝、纵横交错着脑血管网络,是最为复杂的脑血管疾病,加之张先生的畸形血管体积巨大、血供丰富,且位于颅内功能区,使手术和治疗变得“难上加难”,意外发现的多发动脉瘤,更是给手术带来极大的风险。神外一科主任丛培雨决定收治张先生入院,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召开多次术前讨论。
手术首先由神经外科介入团队的冷基勇通过血管内栓塞技术,让畸形血管团的体积“缩小”了30%,这为后续的显微手术切除,赢得了更大的操作空间;随后,王克臻主任医师带领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团队,进行开颅畸形血管切除。市中心医院新近投入使用的一体化复合杂交手术室也在这台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手术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介入设备和双荧光显微镜,医生手术同时面对6个高清视频画面,后台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医生的需要,调出不同的血管功能成像,同时该设备拥有最先进的实时成像和手术计划导航功能,不仅可以像3d动漫电影一样将各层面的解剖、血管成像,还能多角度展示。术中,医生们多次通过血管造影,精准确定了畸形血管团主要和深部的供血动脉,以及切除后是否有畸形血管团的残留等问题,确保在彻底切除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血管和脑功能区。最后在完整切除血管畸形后,依靠术前精准的手术入路规划,将颅内多发动脉瘤成功夹闭。
大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