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宿州新闻网

砀山采梨节:内容丰富 精彩纷呈

2018/10/26 10:49:43发布24次查看
日前,为期一个月的2018砀山采梨节系列活动基本结束。本届采梨节共有12项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酥梨自采掀起“旅游热”
“听说砀山的酥梨熟了,我特意从浙江过来采摘酥梨。砀山的生态环境好,自然风光也优美,酥梨特别甜。”在梨树王景区,来自浙江嘉兴的游客高强开心地说。
在梨树王景区,一行行百年老梨树身姿挺拔,大酥梨挂满枝头,游客们三五成群,或在梨树王前合影留念,或徜徉在梨园深处,拎着一筐筐“劳动果实”,尽情享受采摘的快乐和劳动的成就感。
“中国酥梨之乡”砀山县百年老梨园芬芳的果香,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河南等地的游客,流连在梨园内摘果赏景,感受丰收的喜悦。同时,砀山县绿色生态的梨膏、罐头等农特产品也受到游客们的追捧。大家在欣赏梨园收获美景、感受砀山民俗文化的同时,不忘将原汁原味的砀山特色农产品带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近年来,砀山县围绕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生态强县的目标,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积极打造“梨花节”、“采梨节”等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为重点的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框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产生质的飞跃,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生态旅游发展。
■“网络名人”公益销售酥梨
“砀山拥有百年以上老梨树6万多棵,成就了这里的近百万亩连片果园。砀山梨皮薄、汁多、味美、好吃看得见。”网络名人@宾语在网上“吆喝”,并为砀山酥梨“代言”。
9月27日下午,“公益扶贫 有梨有我”——网络名人公益销售酥梨活动,在梨树王景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网络名人,担任爱心售梨大使,为砀山酥梨鼓与呼。
活动中,每位网络名人以自己认养的梨树为主,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公益消息,义卖100箱砀山酥梨,每箱公益价格为100元。销售收入扣除果农成本、包装费用、物流费用后,剩下全部捐赠给砀山扶贫基金会,用于砀山县扶贫事业。
■酥梨搭乘“社交电商快车”
9月12日,首届砀山酥梨全网发售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砀山县梨韵山庄举行,优质美味的砀山酥梨通过“中国田”项目走向全国各地。
本次活动以“电商助农、乡村振兴”为主题,由砀山微淘电商公司和社交电商助农项目“中国田”联合举办。通过朋友圈、社群等社交工具,让消费者积极购买、分享传播,既弘扬了酥梨文化,又推广了“砀山酥梨”国家级优质品牌,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当地果农解决销售难题。砀山酥梨在“环球捕手”上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家的追捧,24小时热销102万斤。
■网上寻味“正宗”酥梨
9月20日上午,“砀山酥梨网”成功启动运行,今后消费者可以通过登录该网,方便快捷买到正宗的砀山酥梨。
砀山酥梨历史悠久,被誉为“千年佳品”,荣获“中华名果”称号,是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因品质好、名气大,砀山梨苗被引进到外省多地栽培,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发展。然而由于各地产出的砀山酥梨品质良莠不齐,出现了假冒砀山酥梨、产品鱼龙混杂等问题,影响了砀山酥梨的口碑。
为解决上述问题,打造砀山酥梨品牌,宣传砀山丰富的水果及农副产品资源,砀山县商务局、农委、市场监管局共同打造了“砀山酥梨网”。它是基于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工具建立的综合性宣传推广平台,通过三方融合,满足消费者快捷购买、防伪查询等需求。申请入驻平台的企业及合作社全部符合酥梨种植规范和产业标准,拥有良好的口碑和监管记录。同时,设有政府监管部门质量投诉电话,为消费者购买正宗酥梨保驾护航。
■国际比赛成为“亮点”
在2018砀山采梨节的12项活动中,有两项是国际性体育赛事,成为本届采梨节的“最大亮点”。
9月27日至28日,2018中国·砀山国际马术耐力赛在砀山县黄河故道国际赛马场举行,其中国际马联fei二星级耐力赛,是我国目前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马术耐力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上百组人马以及近万名马术爱好者参加。
10月14日,2018“小康之约”中国砀山梨园国际马拉松在砀山市民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的近5000名选手,用力量与奔跑展示运动的时尚魅力。本届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安徽省体育局等联合举办,分为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三个组别。
■奇异书法凸显“最美风景”
采梨节期间,游客在梨树王景区,可看到砀山的书法家现场展示梨花蝴蝶字、梅花篆字、蝌蚪文等古老篆体,惊叹砀山民俗文化的精巧奇异,感受砀山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50多岁的书法家王子香是目前全国唯一擅长书写梨花蝴蝶字的传承人,他把古砀特色文化和书法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创新发展篆楷交融的“梨花蝴蝶字”,使濒临绝迹的“梨花蝴蝶字”再次大放异彩。
除了梨花蝴蝶字,砀山县还有梅花篆字。现年80岁的砀山书法家陈海松专习梅花篆字,历经40余年潜心研习,逐渐掌握梅花篆字之精髓。人们将求子、保平安、祈求好运等愿望寄托于梅花篆字中,成为堂前供奉的宝物、收藏界的珍品,现已纳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砀山,字可以写成的梨花体、梅花体,还可以写成蝌蚪体。据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蝌蚪文”传承人、52岁的刘远方介绍,“蝌蚪文”也叫“蝌蚪篆”,是篆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为研究学习“蝌蚪文”,刘远方走遍大半个中国,向专家、学者学习,形成起笔与收笔较尖锐、入笔有顿挫、中间稍前部分加重线条的书写风格,彰显毛笔特性的趣味,达到艺术化、图案化、象形化相统一的艺术效果。
■唢呐技艺注重非遗传承
砀山县还有一个国家级非遗,就是砀山唢呐。采梨节上,王新领、阎华、王宝山、张团结、单古君等砀山唢呐领军人物表演唢呐,赢得游客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王新领说:“为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我县成立了‘砀山唢呐传习所’,挖掘传统曲牌,对濒临失传的曲牌进行系统整理、规范和拯救;不定期开办唢呐艺术培训班,创作新的曲牌、曲目,并重点培养后继传人,让唢呐艺术在黄河故道上绵延不绝。”近年来,砀山县唢呐艺术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县共有300多家艺术团体,专业人员3000多人,演奏人员达数万人,并在国家、省、市等各级文艺演出和比赛中荣获30多个奖项。
■蓝印花布再现尘封记忆
在硕果累累的梨园里,整齐地挂满了一排排蓝印花布及服饰成品,原始的蓝白两色巧妙搭配,展现出一个淳朴自然、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
“蓝印花布生产流程复杂,全为手工操作。”蓝印花布市级非遗传承人胡玉民说,“生产蓝印花布,从种植土靛、打靛到刮浆、印染、晾晒出成品,共有20多道工序。”全手工制作的胡家蓝印花布犹如一幅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百年老梨园里展开,蓝白亮色,以蓝缀白,以白衬蓝,熠熠生辉,相得益彰,让人赞不绝口。
胡玉民表示,将成立砀山县“三元兴”蓝印花布印染公司,大力弘扬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不断提高印染技术,创造出更优美的蓝印花布,让老工艺绽放新光彩,造福现代人。
文/图 李艳龙
宿州新闻网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