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吉安新闻网

40余年光影记忆——张太山的多彩摄影人生速写

2018/10/26 9:14:00发布35次查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码相机的兴起,许多老照相馆生意清淡,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影楼、现代摄影工作室。位于吉州区北门街的艺海照相馆却坚持到现在,离不开老板张太山对摄影的热爱。近日,笔者采访了张太山。
张太山(左)与朋友探讨摄影技术
一见钟情  迷上了相机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这一行,坚持不了这么久。”今年59岁的张太山是艺海照相馆的老板,在开照相馆之前一直从事照相工作,与相机打了40多年交道。张太山回忆道,第一次看见相机是在1974年,那天在公安局上班的哥哥带回来一台海鸥牌相机。那时普通老百姓家没有照相机,只有个别单位才有。由于好奇张太山便向哥哥求教,“这一接触就迷上了,心里就想着要买相机学拍照。”他笑着说。
张太山说,改革开放前,大家拍照都要偷偷的,而且大部分会照相的人不愿意教别人,因为学会了就是一门手艺。于是,张太山开始自学摄影。最早他练习拍照都是借相机,在新华书店买摄影类书籍,而这方面的书很少,买这两本书花了50多元钱,是当时三四个月的工资。
1977年,张太山买了第一台相机——海鸥牌相机。那时的照片是黑白的,他还买来显影粉、定影粉,摸索着学习冲印照片。照片记录了许多人的回忆,这些年张太山为不少人拍过照,对于人们从前和现在照相的表情差异,他深有体会:以前的人们比较保守,都是些简单的生活照,表情收敛羞涩,而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解放了,面对镜头愿意摆各种姿势,情侣合照也不像以前那样忸怩。
张太山的相机
坚持摄影  奔波十余年
1978年,张太山下放到农村,劳动之余仍坚持摄影,渐渐地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热爱摄影的人。1981年,原吉安歌舞团联系到张太山,请他吹小号顺便帮忙拍照,这份工作令张太山感到满意,“那时去的地方可多了,歌舞团演员去哪里演出我都要去帮忙拍照,跑来跑去的有五六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增强,歌舞团不怎么下乡了,张太山便失业了。为了在摄影的同时能够赚钱维持生计,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吉安为人拍照,有工人、居民、农民,“周边的县我全都跑遍了,最远的去了永丰、樟树,每个乡镇的风土人情我都清楚。很多村里的老人没拍过照,看到后都很高兴。”张太山回想起当年的下乡经历,笑着说道。张太山每天把自行车带到班车上,下车后骑车去各村问别人要不要拍照。当时拍照的价格才几角钱,大家都十分乐意,大部分村民拍完照都很满意,便留他在家里吃饭,张太山的日子过得充实满足。
张太山早年的相机
下乡拍照的日子维持了近8年,其中的艰辛不为外人所知。提起印象深刻的事,张太山说,有一回去给一个村民的亲戚拍照,那家人住在深山里,他和村民去的时候天气不好,遇上雷暴雨,徒步穿越森林时突然一道闪电劈过,张太山眼前山头上的大树直接劈成两半,他现在想起这一幕仍觉得惊心动魄,那真是用生命摄影。
开照相馆 守住一份情怀
改革开放后普及了彩照,1981年张太山和朋友合伙买了一台彩色卡片机,两人各出了150元。那时的吉安没有冲印彩色相片的地方,张太山拍的底片要寄去广州彩拓部进行印像,等半个月到一个月后才能收到洗出来的彩照。
随着年龄增长,张太山没有精力再下乡奔波。1998年,张太山用自己的积蓄和借亲戚的钱,在庐境园租了一间店面,开起了照相馆,两年后迁至北门街。经营之初,生意十分红火,那时相机还没普及,到照相馆合影留念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比较隆重的事情,许多邻里找张太山拍摄生活照、结婚照、全家福等等。
2004年左右,数码相机的普及对张太山的照相馆的生意产生了冲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张太山与时俱进,一直购买最好的相机,并且努力学习电脑技术。刚开始接触电脑修图等技术时,因年纪较大,记忆力不行,面对复杂的修图工具,张太山熬夜背各种尺寸照片的数值并练习修图。
艺海照相馆里的老照片
近几年,许多现代摄影工作室兴起,艺海照相馆的客源大大减少,仅能盈亏平衡,“现如今,数码相机、手机等都可以轻松记录下生活中的瞬间,好多照相馆都倒闭了,主要还是多年的感情,我们坚持了下来,而且许多老主顾们还是习惯在我们照相馆拍证件照。”张太山告诉记者。从北门街搬至城南的刘女士,每次照相都来艺海照相馆,她表示即使是打车都要到这儿拍照,因为张太山的技术过硬,为人开朗随和。张太山告诉记者,学习摄影时,他结识了许多朋友。笔者采访时,就有一位60岁影友来请教,张太山热情解答。
与曾经单纯的证件照相比,如今艺海照相馆转型追求“最美证件照”, 以提升吸引力。张太山坦言,艺海照相馆洗出来的照片比同行贵一些,因为是用最好的相纸,能够坚持很久不褪色。当笔者问他照相馆是否坚持经营下去时,张太山说:“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我们店如果关了,许多老顾客回来找不到怎么办。”多年的老主顾他不想“丢”,也想继续见证吉安人的未来。
徐晗楠 文/图
吉安新闻网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