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李飞 胡明正 董鑫) 记者昨日从市救助站获悉,去年该站共救助各类人员1643人次,救助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全年救助里程10万多公里。
在实际救助工作中,一些求助人员因年老、年幼、精神残疾、病患等原因不能给救助工作者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给查询甄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市救助站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总结救助经验,探索出“六位一体甄别法”。
“语言辨析法、情理感化法、公安协查法、媒体关注法、网络查询法和站际协作法,是我们的‘六位一体甄别法’。”孙波举例说,比如站际协作法,是指救助站之间开展协作查询。2015年7月,一个患有智力障碍的流浪老汉被送到救助站,一直没有查找到其家人。直到今年4月,扬州救助站正式与全国五十多家救助站共同构建救助对象身份甄别跨省协作平台后,根据老人经常念叨着“山东高密”的模糊话语,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即与高密市救助管理站联系,几经排查,终于联系到老人的家人,并将其护送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