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企业名录 >>
贵州企业名录 >>
贵州食品、饮料企业名录
郭延端(个体经营)
公司介绍
茅台酒生产的传统工艺,源于历代茅台酿酒人的经验,就其整个茅台酒年度生产系统来说,其工艺、生产周期等,相对于茅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条件,的确是科学的,但就其生产工艺系统而言,却还有许多未被人们认知的奥妙。如茅台酒生产工艺中的水分、糊化、堆积工艺环节等,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从一个轮次的工艺入手所能解决的,而必须将前后轮次的工艺贯穿起来,协调操作,才能确保整个年度生产周期的产酒质量,因此,对于茅台酒生产工艺,不但要从科学性,而且更应该从系统性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研究。下面就几个问题谈谈对茅台酒工艺的系统性认识。 主营茅台酒的生产在三轮次酒以后糊化时间相对缩短,这也是多年来生产中采取所谓“吊水”来调整生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生产中前期轮次糊化的糊精经糖化发酵以后已基本耗尽,而在蒸馏的一小段时间内(而且蒸汽气压受到控制),糊化的程度是不够的,这必然会影响下一轮次酒的产量,在二轮次掉排的问题上,也正是源于这一点,因此,后期轮次摘酒后,也应适当延长蒸馏时间,适当增大蒸汽气压,促使淀粉糊化,近几年的生产中,后期轮次的糊化时间得到适度延长,从效果上看,后期轮次酒产量较以前有所增加。那么既然糊化是产酒的前提,在二、三轮次糟醅充分糊化的情况下,可否大量提高三、四轮次酒的产量呢?当然,三、四轮次酒的产量在目前情况下也许还有增长的潜力,但要大量提高产量,则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在于二、三轮次的糟醅已相对柔软,在糊化程度大的情况下,糟醅柔软度增大,水分含量也相应增加,堆积紧,且二、三轮次处于春季,微生物活性还不是很强,在如此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该轮次生产的堆积效果是不会理想的,甚至会使产酒的香气香味受到影响,也就影响了酒质。同时,从生产的系统性考虑,在二、三轮次糟醅就已相对过柔,水分含量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后期轮次的生产随着糟醅柔度和水分含量的逐步增大,易造成堆积升温困难,发酵生酸大,即便三、四轮次能大量产酒,后期轮次的生产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上必须对工艺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联系人: |
郭延端先生 |
电话: |
0852-3251000 |
传真: |
0852-3251000 |
地址: |
贵州 仁怀市 国酒大道 |
邮编: |
|
网址: |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互联网,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修改信息请点击
这里
友情提醒:您可以在下列搜索引擎中搜索
郭延端(个体经营)相关信息:
您还可以搜索
0852-3251000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