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作为礼仪之邦,这是中华子民传承孝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清在这上坟扫墓、祭祖追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人类“寻根”情结的中国式表达之一。大多数人们在文明祭祀的同时,仍有少数人青睐传统祭奠方式。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暗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寄托哀思,我们呼唤一种文明的祭祀、环保的祭拜。
文明祭祀,让追思更悠远。首先,“绿色祭祀”就是一种文明。许多地方推出的“禁烧令”就是对干净文明清明节的制度约束,非常值得推崇。毕竟,由于清明前后气候相对干燥,一旦不小心就很容易引燃墓地的草木。
环保祭祀,让寻根存心间。我们呼唤文明祭拜,安全祭拜。其实人人都知道传统的祭祀方式已经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因此,每年清明前夕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市民,改用文明祭祀方式,比如送鲜花、鞠躬、描碑文或可以诵经的拝拝祭祀品。
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改变,大家都会更愿意加入到鲜花祭祀、追思卡怀念、鞠躬思亲的行列,我们也将会看到文明化的、低碳化的祭扫,过上“气清景明”的清明节。
诚然,在先人的墓碑前悄然献上一束花,无需放声痛哭,却可以久久注视,放飞思绪,表达哀思,感悟生命,尽享精神上的一份宁静;无需任何新潮祭品,但可以在心里为他们默默祈福,感念他们的辛劳,聆听内心良知的深切召唤。这不仅能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培养我们的感恩之情,而且更会让我们敬畏生命,触摸生命的深度,领悟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一言而蔽之,文明祭祀,我们必将身体力行;环保祭祀,我们更将感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