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凸焊机
1、预压阶段
在电极压力作用下凸点产生变形,压力达到预定值生,凸点高度均下降1/2以上。因此,凸点与下板贴合面增大,不仅使焊接区的导电通路面积稳定,同时也更好的破坏了贴合面上的氧化膜,造成比点焊时更为良好的物理接触。
2、通电加热阶段
该阶段由两个过程组成:其一为凸点压溃过程;其二为成核过程。
通电后,电流将集中流过凸点贴合面,当采用预热(或缓升)电流和直流焊接时,凸点的压溃较为缓慢,且在此程序时间内凸点并未完全压平;随着焊接电流的继续接通,凸点被彻底压平。此时如采用的是工频等幅交流焊机或加压机构随动性较差时,将引起焊点的初期喷溅。凸点压溃、两板贴合后形成较大的加热区,随着加热的进行,由个别接触点的熔化逐步扩大,形成足够尺寸的熔化核心和塑性区。
3、冷却结晶阶段
切断焊接电流,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开始冷却结晶,其过程与点焊熔核的结晶过程基本相同。
当进行不等厚度或不同材料点焊时,熔核将不对称于其交界面,而是向厚板或导电、导热性差的一边偏移,偏移的结果将使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焊透率减小,焊点强度降低。熔核偏移是由两工件产热和散热条件不相同引起的。厚度不等时,厚件一边电阻大、交界面离电极远,故产热多而散热少,致使熔核偏向厚件;材料不同时,导电、导热性差的材料产热易而散热难,故熔核也偏向这种材料。
常用的方法
(1)采用强条件使工件间接触电阻产热的影响增大,电极散热的影响降低。电容储能焊机采用大电流和短的通电时间就能焊接厚度比很大的工件就是明显的例证。
(2)采用不同接触表面直径的电极在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采用较小直径,以增加这一侧的电流密度、并减少电极散热的影响。
(3)采用不同的电极材料薄板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采用导热性较差的铜合金,以减少这一侧的热损失。
(4)采用工艺垫片 在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垫一块由导热性较差的金属制成的垫片(厚度为0.2-0.3mm),以减少这一侧的散热。
沧州科元天大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1863172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