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农村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2025/11/10 21:51:36发布5次查看
农村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mbr突出的特征是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优良,自动化程度高容易管理,但mbr工艺现在仍然存在的某些问题。
yyy2019.9.11
mbr通常在恒定通量下进行,为了持续运行要求mbr不能超过极限通量,超过这个极限会产生膜污染,那么多余的水就无法通过膜孔径,产水率下降。很多mbr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积累,其处理能力不断下降,很多水厂的处理能力甚至不足设计之初的50%。美国环保局认为,如果mbr工艺的进水峰值流量超过平均流量的1.5~2倍,就需设置流量调节池,或者备有大量的膜组件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生物强化制剂是将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的、有特定降解功能的细菌制成菌液制剂或将其附着在麦麸上制成干粉制剂,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生物强化制剂具有很多优点:,它能缩短微生物培养驯化的时间,迅速提高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浓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实时地处理污染,从而节省能源。城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磷的有机物,为生物强化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用生物强化制剂处理城市废水,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以及减少固体物质的产生、增强硝化作用,提高污水脱氮脱磷效果。
固定化生物强化技术
直接投菌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所投加的微生物容易流失,或易被其他微生物吞噬。固定化技术是将单一或混合的优势菌株固定封闭在特定的载体上,例如将特定的微生物封闭在高分子网络载体内,使菌体脱落少、活性高,从而提高优势微生物浓度,增加了其在生物处理器中的存留时间。
一体化mbr工艺:
一种将活性污泥法和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结合的传统改良型工艺,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系统出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回用。废水通过本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出水的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标准。该技术适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紧张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20 ~500 吨/天。工艺参数: 缺氧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小于2 h,mbr区停留时间不小于4 h,污泥理周期360 天。
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这十年中,mbr体系已经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污水、医院中的废水、垃圾在渗出的液体、工业废水和所有浓度比较高、不容易降解的工业废水在发挥了重要作用。mbr需实行预处理,大多数是与其他工艺相联合的形式。
mbr-厌氧/缺氧交替工艺
交替式厌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a-a/a-m)工艺可提高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效果。该工艺由一个交替缺氧/厌氧反应池和内置膜过滤单元的好氧池组成。通过好氧池底部回流污泥流向的改变,使得两个独立反应器(a和b)内依次形成缺氧和厌氧环境,实现同步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脱氮,及好氧吸磷、硝化、去除bod等过程。好氧反应器进行连续曝气减缓膜污染的进程,延长清洗周期。该工艺对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67.4%和94.1%。
a2/0 + mbr工艺
a2/0+mbr技术是把过去的a2/0技术与mbr技术相结合,使它们的优点相互弥补,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排除主要污染物质。a2/0+mbr体系中发生的高污泥浓度不但减少了水力停留时间,且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等阶段,就说是在c/n较低的前提下,也能确保优良的脱氮除磷效应。运用a2/0+mbr工艺处置市区污水,试验证明:mbr池的污泥浓度高达8.2g/l,codcr、tn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93.0%、78.5%和94.7%。
生物强化技术的主要方式
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加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谢基质类物质、生物强化制剂和固定化生物强化技术3种。
1.1直接投加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谢基质类物质
直接投加降解微生物是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为普遍的方式之一,这种微生物经过筛选、培养、驯化之后,投入到废水中,以目标污染物为碳源和能源,废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或以游离的状态存在。
投加生物共代谢基质及辅助营养物质主要是为了去除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微生物并不以其为碳源,而以甲烷、丙烷、甲苯、酚、氨和二氯苯氧基乙酸等为原始底物,微生物降解这类底物之后,产生的氧化酶改变了目标污染物的结构,从而达到降解目标污染物的目的。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共代谢作用。
地埋a2/o-人工湿地技术:
a2/o 工艺亦称a-a-o 工艺,本工艺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流程简单,应用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四季气候变化大,气温较低的地区。处理规模不小于200 吨/天。工艺参数: 厌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
生物滴滤-人工湿地技术:
亦称滴滤池工艺,一般以碎石或塑料制品为滤料,污水喷洒在滤层上部,沿滤料孔隙下渗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滤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本技术适用于处理要求一般,规模较小,距离居民区较远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10~30 吨/天。工艺参数: 集水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 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 h,生物滤塔负荷0. 2~0. 3 m3/(m2˙d) ,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后利用。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