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啥

2025/10/20 7:56:21发布150次查看
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1970年开始至今的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在硬件方面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成4代: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目前计算机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 1993年, 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pentium iii(也有人称p7)微处理器己成为了主流产品,pentium iv 已在2000年10月推出。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
更多相关知识,请访问常见问题栏目!
以上就是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啥的详细内容。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