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5G的形态,以及它的摆渡人

2025/10/17 19:31:56发布28次查看
近发现不少朋友都患上了“过年聊天焦虑症”,并列出了小孩不问作业、未婚不问对象、成人不问股市之类的“现代春节礼仪”。既然聊啥都尬,不如聊聊5g吧。
5g的形态,以及它的摆渡人
“5g在手,天下我有”,不仅能回答咱家二大爷“5g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之类的硬核问题,还能帮助七大姑解决“新出的5g手机能不能买”之类的剁手困惑,堪称男女通吃、老少皆宜、皆大欢喜的过年寒暄必备神器。
确实,5g就像一个未来世界的万花筒,哪怕仅仅只是来到了整个生态的开端,每个人都能从中窥视出令自己惊喜的一角。
从技术逻辑上,我们可以感知5g生活的可能面貌。但从现实条件下,距离酝酿出我们期待的杀手应用,还得从打地基“通水通电”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5g核心网络的建设方案,让你化身技术流carry全场话题。
5g组网的坑,怎么这么多?
在开始分析各种组网方案之前,有必要先说一说5g组网的独特之处:
首先,是需要的新基站数量庞大,而且很烧钱。传统2g基站的覆盖半径是两公里,而一个5g基站覆盖半径大概只有500米,所以为了让大家何时何地都能接入5g网络,自然需要建更多的基站。据说,未来5g基站的数量将是4g基站的两倍,但一座5g基站的成本却是4g的1.5倍以上,俨然一个碎钞狂魔啊。
其次,是5g网络的技术要求高,很多难关尚待攻克。5g所涉及的毫米波、小基站、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超密集组网以及波束成形等技术尚不成熟,传输速率、节点协作、抗干扰等硬性要求还需要重点解决。
更关键的是,5g并不仅仅搭建好网络就够了,需要整体配套才能真正发挥功效。比如使用5g就要有5g芯片,但现在还没有厂商发布5g芯片。5g网络还需要牌照,到现在国内牌照还没有发放。还有基于5g的应用开发,也需要时间来打磨完成。
从这些信息不难看出, 5g网络的建设需求是迫在眉睫的,但其复杂性和任务难度又决定了没有一个运营商敢孤注一掷全套焕新。因此进展比想象中缓慢是肯定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产生了各种花式组网方案,人看人懵。
比如美国运营商at&t,2018年依托现有的4g核心网和4g基站,引入了5g基站;2020年将升级到5g核心网, 4g和5g基站迁移到5g核心网;2022年实现5g全覆盖。
而华为的5g时间表,已经在去年推出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的全套5g商用网络解决方案,今年3月还将推出基于独立组网(sa)的5g商用系统。5g芯片也已经安排上了,预计今年就能见到。
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也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5g建设的步伐,中国电信的5g网络演进策略,就是4g将与5g网络*并存,未来还会将其现有的固网资源与移动网络对接,实现光纤电缆与5g互通。
总之,每一个方案的出炉都牵动人心,黑子手举显微镜写出万字槽点小作文,粉丝则能一口气喷出天边彩虹万里。在吃瓜的喧闹中,大众和产业端对5g无尽的期盼溢于言表。而紧抱4g大腿的过渡方案,画风怎么这么不给力呢。我连(假)5g手机都换好了,你还让我用4g?
为什么不能直接上马5g,这就需要来梳理一下两种不同的组网方式了。
nsa组网方案与sa组网方案,究竟有何不同?
尽管看起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实关于5g的组网方案,归根结底只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组网(sa),一种是非独立组网(nsa)。
独立组网(sa)就是字面意思,全新的5g核心网,全新的5g基站(包括增强型4g基站),就像一条专门为5g应用修的高速路。*,听起来就很爽。当然了,对运营商来说,建设和维护的钱烧起来更爽。
非独立组网(nsa)呢,就是啥都自己建太慢,等搞好用户都成别人家的了,现在就想让5g开跑,那就得引入外援,借一下现有4g的核心网和基站用用呗,先把热点覆盖上了再说。
至于具体的蹭法那就多种多样了,无非是4g和5g、核心网和基站之间的排列组合。
比为主流的3系组网方式,就是以4g核心网展开的,通过4g核心网+4g基站,或者4g核心网+5g基站的方式运作。面对终端请求,能走4g基站的走4g,搞不定了再给5g。这样只需要对4g基站进行升级,建设少量的5g基站,就能让用户快速用上5g了,大大减少部署时间,提前抢占用户,也是运营商喜闻乐见的解决方案。
其他nsa还有诸如,核心网采用5g,4g基站和5g基站同时连接的7系解决方案;以及同样核心网采用5g,但以5g基站为主,4g基站为辅的4系解决方案。
所以说,非独立组网nsa之之所以出现在过渡期,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降低部署难度,让更多运营商和企业可以参与这场游戏,共同推进5g的到来;
2.控制效率和成本,以应对5g应用的单点突破和政策、标准等等各种不确定性。埋头基建的时间越长,沉没成本就越高,赶紧让4g先顶上,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3.埋下关于未来的伏笔。4g与5g的协同不仅能够释放出传统4g网络的隐藏潜力,也能让更多人无需转换手机就能感受到类5g时代冲浪的快乐,运营商得以提前锁定客户,而预备教育也会更快催熟整个生态环境,为独立组网的真5g的到来准备好所需的水土和养分。
躲不掉的独立组网:先天hard模式的5g基建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会问:既然混着用经济又实惠,为什么大家还要烧钱搞独立组网呢?
这得从4g网络的限制说起。由于4g毫米波频段的覆盖范围小,难以形成连续覆盖,且初期速率并不太高,所以只适用于用户规模和数据需求不大的前期准备阶段。
更关键的是,5g生态和4g有着本质的不同。想要真尝5g带来的果实,全面5g一定依靠独立组网来完成网络信息服务。
那么,独立组网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1.更高的传输效率。比如embb增强移动宽带,决定了手机下载速度快不快、玩游戏看视频卡不卡、高铁上能不能不断网;urllc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决定了自动驾驶反应够不够快、远程手术指导够不够及时,工业控制是不是之类的。总而言之,这些应用都需要超高的数据传输效率来支撑。
2.更低的连接门槛。在nsa部署方式下,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支持4g/5g双链接,可能导致射频成本高、功耗高。而独立组网中,5g终端无需同时接入4g网络,终端相对成本较低,也更加节能。对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需要海量智能物联网终端设备来支持的业务,得以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地实现万物互联的覆盖频率和融合深度。
3.更高的部署自由。采用nsa过渡方案固然能在一段时间内降低5g的部署成本,抢占覆盖和热点,但始终是需要“看人脸色”。由于4g和5g设备必须同厂家,可能会导致设备采购上议价空间不足,区域分布上也会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举个例子,很多数据业务主要分布在人群密集的室内,这就需要超密集组网来提升空间的复用度。对于4g基站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总之,独立组网虽然成本比较高,但却能从根基上支撑起5g的万丈高楼。如果忽略了5g基建的源头问题,岂不是将用户体验的生命线都建立在流沙之上,流量大潮一旦拍下,瞬间土崩瓦解。
当然,独立组网只是5g建设的形态,中国从3g到4g时代的过渡与交替用了大约6年时间,4g到5g则是一个更为漫长的系统工程。
如果我们从务实的角度来看,会发现nsa非独立组网不失为一名的摆渡人,将产业端积累的技术成果与新的想法摆渡到对岸,在现有环境下闪转腾挪出一个5g生活的样板。
更多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储备技术zhuanli,打磨产品和资源,未来产业成熟时,就有了王炸的底牌。
(原标题:5g的形态,以及它的摆渡人)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