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有哪些
人民法院据以执行的根据必须是正确的,如果公证过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比如债权债务关系不能成立,债权债务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在申请公证时并非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及公证时有其他错误致使公证证明不能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公证债权文书常见的主要错误有:违反自愿、合法和意思表示不真实等公证原则,特别是债务人尚未作出强制执行承诺,而公证机关根据债权人单方的要求,出具强制执行公证;公证机关对尚有争议的事项出具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主体错误,特别是对合伙组织、股份合作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文书公证,在未分清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的情况下,误将自然人责任公证为组织责任,或者将组织责任公证为自然人责任,等等。通过审查,发现公证债权文书在法律适用上和事实认定上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这种裁定是不予执行的裁定,是不接受当事人申请执行的裁定,而不是断定当事人债权债务关系的裁定。因此裁定虽要记明不予执行的理由,但不涉及公证机关的权力和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公证债权文书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后,当事人有权就债权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根据仲裁协议提起仲裁。
二、民法典强制执行一定上征信吗
法院判决下来,拒不履行判决,可能会被法院在当地公布所谓“老赖”名单,待执行判决也会上传到征信中心,计入个人不良征信。
银行贷款发生逾期次月会上报征信中心。债权方不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无发生贷款逾期,则征信记录暂时不受影响。因为人行征信中心暂末采集司法冻结扣划类信息。
三、强制执行公证法院支持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依法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有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