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并拥有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企业展开激烈竞争的焦点。一直以来,国外的打印耗材原装厂商(oem)利用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领先优势获取超额利润,通用耗材企业则在知识产权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近几年来,打印机兼容耗材生产商面对这知识产权的难题,同时也意识到创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比如static control研发出的zero twist gear技术,天威的notwist非扭曲感光鼓齿轮和纳思达的无扭曲专利齿轮。同时了解到,许多兼容耗材企业也纷纷进行专利研发,以规避oem的专利,加强企业竞争力。
在刚结束不久的美国itex展会上,原装耗材联盟(isc)向展会参与者发出警告信息。isc主席allen westerfiel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isc参加itex展会的原因是我们有责任保护各成员的客户免受来自误导性产品和服务的损害,销售仿冒兼容耗材的商家在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因为oem一直在保护其独有的专利。销售仿冒兼容耗材的商家要清楚普遍排除令,需要做好法律方面的咨询,测评产品面试后的影响及测评生产中用到的技术。”
另外,在将于今年10月16日举行的世界打印耗材行业联合大会上,allen westerfield将分享他对“克隆”耗材有独特的观点。
著名专利律师段淑华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目前中国打印机通用耗材制造商在知识产权方面发展得越来越好。例如,天威集团已经拥有2000项以上专利,包括一些技术突破,例如‘非旋转齿轮’和smarttec技术。另外,我了解到,纳思达公司最近也推出不少专利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