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母
- 免疫驱虫:已做完
- 产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 年龄:成年
- 体型:小型
- 体重:1.5公斤
为猫科动物猫的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宰杀后,去掉毛和内脏,洗净取肉鲜用。
[性味]味甘酸,性温。
[功用主治]补虚养血、通经活络、消痰散结。用于风湿痹痛、瘰疬、恶疮、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
[临床应用]
1.治虚劳体瘦:猫肉250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黄精15克,百合20克,玉竹12克,炖汤服食,每日1料。
2.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猫肉250克,花生衣5克,当归15克,杞子20克,煮熟连汤带肉随意食,每日1次,连用5--7天为1疗程。
3.治颈淋巴结核:猫肉200克,加大蒜2条,煮熟食用。
4.治头晕目眩、腰酸腿软:猫肉300克,生姜30克,枸杞20克,熟地20克,党参20克,黄精20克,圆肉20克,同煮汤食用。
5.治气血虚弱等:猫肉1000克切块,用开水稍煮一下,捞出洗去血沫,与猪肉150克(切块),甘蔗90克切成小段(甘蔗有去掉猫肉腥膻味作用)。同放于大碗内,加入米酒,枸杞15克,桂圆肉10克,生姜、葱段适量,鸡清汤1000克,隔水蒸烂,捞去姜、葱、猪肉、甘蔗。加少许味精、胡椒粉、食盐调味食用。有益精明目、养血通络、滋阴补肾作用。适用于贫血、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淋巴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食用。
[用法用量]煮熟,炖汤。视病情适量用。
[宜忌]有湿毒者忌服。
1 猫肉的吃法
之一:
冬笋炆猫肉
用料:猫肉件250克,冬笋200克。调料:湿陈皮末1茶匙,姜末2.5茶匙,蒜茸、深色酱油、湿淀粉、姜汁酒各-.5汤匙,精盐5茶匙,味精2茶匙,胡椒粉、麻油各1茶匙,二汤2汤匙,植物油1汤匙。
将猫件滚过,倾在盆里,滤去水分;将冬笋切为榄形件滚过。 将炒锅内放油烧二成热,将蒜茸、姜末、湿陈皮末、滚过的猫件放在锅中爆透,放入姜 汁酒炒匀,注入二汤,用精盐,味精调味,用深色酱油调成金黄色泽,加盖炆至八成稔,加入冬笋抛匀,待稔,撒入胡椒粉,用湿淀粉
#2 之二
菊花龙虎风
主料 三蛇肉200克,猫肉150克,鸡丝35克,火鸭丝30克,湿鱼白480克,冬菇丝70克,木耳丝20克,柠檬叶、菊花、薄脆各适量。
调料 大油15克,香油5克,料酒10克,湿马蹄粉10克,陈皮少许,姜丝40克原蛇汤1,700克。
作法 (1) 将活蛇剥皮、去头尾和内脏,洗干净,即成“蛇壳”。(2) 将蛇壳放入汤煲里(水开后下料)煲熟,取出后拆肉。(3) 猫肉另煲,拆肉方法大致相同。(4) 将拆好的蛇肉和猫肉撕成细丝,用料酒、葱、姜等调料以文火煨好。(5)用开水除去姜丝的辣味后,同蛇肉、猫肉、鸡肉、火鸭丝、湿鱼白、冬菇丝以及原蛇汤等一齐入汤煲,用中火煲开后,加入香油,用湿马蹄粉勾薄芡,最后加尾油即成。另跟柠檬叶、菊花、薄脆上席。
张失白切猫肉
取全猫一只,去皮,去内脏。放入锅中加少量清水,煮
待,肉渐松软,取出骨头(如有兴趣可做虎骨酒)。
换水,加生姜、大蒜,根据口味适量加入黄酒、酱油,继续煮,快煮干时间,加麻油。
冷却后放入冰箱,待食用时,取出,切成片状,沾调料即可。
调料:酱油有火烧开,加生姜,葱花,糖
猫仔粥历经厨师研制、推广,便成了诏安独具风味的名优小吃。现在的猫仔粥不但保持了原有的风味,而且有所创新,集汤清色润、粥米韧嫩、辅料脆软于一体,气味香甜、爽口好吃。猫仔粥煮法不断推陈出新,现今采用单锅一碗一碗地煮,快工猛火。原来用小风炉燃木炭,现在使用液化气灶,火力更猛,效果更佳。煮时,先在小锅里装上一瓢清水,投入一勺蒸米饭,置于开足火力的气灶上。紧接着,把鲜美适量的虾仁、目鱼、鱿鱼、肉片、鸡胗(zhen)、鸡脯(fu)、鱼片一并置于小盘里,添上一点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用洗净的右手五指撮调,状如猫仔抓食。锅里水大开后,,放入辅料煮熟,再撒上炸蒜泥、芜荽即成。一大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猫仔粥,令人胃口大开。经营猫仔粥的小摊都是入夜摆在大街小巷中,点上一盏灯,卖到凌晨2时或3时,小摊宛如一只守夜的猫仔。
猫仔粥独具特色。 说起它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据说清朝年间,诏安城内有一大富户,名叫陈秀才,四代同堂,祖母治家,全家老少20口的饮食由长孙陈友德妻杨氏操办。杨氏遵守“三从四德”和大户人家规矩,终日劳碌,三餐侍候家中长辈和男人吃饱饭后,才食剩饭剩莱。陈友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心生一计。他经常偷藏一些鲜鱼、鲜虾、鲜肉,待大家吃完饭,再把这些鲜料掺入剩饭,泡汤煮成稀粥给杨氏吃。一日,陈友德在拌饭和鲜料时,不巧被祖母发觉。他急中生智,谎称搅猫仔粥喂猫,应付祖母盘问,隐瞒了真相。
不久,陈秀才分家。陈友德自立门户以后,杨氏身体需要补养,就提起了可口的猫仔粥,陈友德欣然应允。每次煮粥,他都亲自到市场用心选购鲜料,取鲷鱼三四块,虾肉干三四枚,鸡脯肉三四条,目鱼三四片,精猪肉少量,冬菜少许,用酱油精心调配后,倒入大滚的一小锅骨头汤里;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白米饭倒入调匀,撒上芜(yan)荽(sui),趁热端给杨氏吃。杨氏感激丈夫厚爱,常在邻居面前夸陈友德煮猫仔粥手艺高明,于是这正宗猫仔粥便传开了。
猫仔粥历经厨师研制、推广,便成了诏安独具风味的名优小吃。现在的猫仔粥不但保持了原有的风味,而且有所创新,集汤清色润、粥米韧嫩、辅料脆软于一体,气味香甜、爽口好吃。猫仔粥煮法不断推陈出新,现今采用单锅一碗一碗地煮,快工猛火。原来用小风炉燃木炭,现在使用液化气灶,火力更猛,效果更佳。煮时,先在小锅里装上一瓢清水,投入一勺蒸米饭,置于开足火力的气灶上。紧接着,把鲜美适量的虾仁、目鱼、鱿鱼、肉片、鸡胗(zhen)、鸡脯(fu)、鱼片一并置于小盘里,添上一点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用洗净的右手五指撮调,状如猫仔抓食。锅里水大开后,,放入辅料煮熟,再撒上炸蒜泥、芜荽即成。一大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猫仔粥,令人胃口大开。经营猫仔粥的小摊都是入夜摆在大街小巷中,点上一盏灯,卖到凌晨2时或3时,小摊宛如一只守夜的猫仔。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口袋里充实,喜吃猫仔粥这民间美食者众多。于是猫仔粥走出县门,南下广东,北上漳州,生意走俏。现在诏安不但有煮猫仔粥的老手,而且新艺师辈出。许多祖籍闽南的侨胞、台胞、港澳同胞返回桑梓,多爱吃本县猫仔粥,为的是品尝猫仔粥特有风味,同时感受浓浓乡情。摘自《福建省小学六年级乡土教材》
附说:
据不完全统计,猫仔粥的传说与记载有好几种,我们以福建省小学六年级乡土教材为范本,力求达到规范性。当然,民间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何科学考证有待未来。比如就有学者撰文提出猫仔粥可追溯到元末年间,朱元璋路过诏安时,因战乱无处饱食,明朝将领乌二就用猫仔粥款待这位后来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朱元璋吃后大赞美食,并即兴喊出“天下第一粥”的钦定金言玉语!
猫仔粥
配料:
纯白糯米:500克,香菇:25克
鲜虾:400克,精盐:10克
草鱼肉:400克,味精:5克
虾仁干:50克,炸蒜丁:10克
鱿鱼干:50克,胡椒粉:5克
鸡胸肉:100克,香菜:适量
猪瘦肉:150克,猪骨汤:4000克
制法:
1:糯米用水淘净,浸泡a小时后,滤去分水,倒在铺有纱布的蒸笼里,摊开.蒸至米心刚透,倒入篱里,
浇淋冷开水.把米饭置凉备用.分成十份
2:虾剪开须爪,抽去杯筋,剃去泥肠,挑去脑中砂污,用清水洗净.草鱼肉,瘦肉分别切成小薄片,鸡胸肉切
成丝.香菇浸透洗净切成条状,鱿鱼干剪成丝浸透,虾仁干浸透.分成十份的菜料
3:小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400克烧沸.放入一份饭粒,一份菜料,一克味精.用旺火烧沸.用旺火烧熟,立即倒入
海碗,撒上蒜丁,香菜.胡椒粉即成一碗香喷喷,热腾腾,鲜美可口的猫子粥.其余的九份同上制法.
泰山肉猫养殖场
刘先生
15054701667
畜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