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机器不同于人类,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投喂的数量与质量。但是,这种机械性学习,无法让他们彻底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具体的运行规律。如果要让机器看上去拟人,则需要我们人为地将这些“联系”。听上去虽然容易,但实际的工作量却相当庞大。
在这个学习方向上,学界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一种倾向是在现有结构上进行优化,将开发好的神经元结构与当前的模型结合起来;另一种倾向则是重新开发,训练人工智能模仿人类婴儿学习基础知识,教会它们主动获取知识
教会ai彻底向人类一样思考显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当前的研发方向更多地是对垂直领域进行深耕,令其掌握单个领域的知识与运作规律。那么,为什么要让ai先学习科学知识,而不是我们认知中的常识呢?
这其中涉及到数学领域,ai的运作,本身是建立在一个个数学模型之上。从物理的角度,公式的运算能够让ai推算出相关运动轨迹,掌握实现该现象的原理。在进行学习之后,便能令其在无标签的情况下,对同类动作进行自动运算。当然,即便已经拆解成单个领域,但所涉及的知识量仍旧十分巨大。
将复杂的问题简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眼前的困难。对于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我们可以将其拆分成一系列小问题,逐个攻克,寻找其中的基本规律,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以上就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常识呢?的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