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会”上的风采
被誉为“天下第一会”的2006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于10月10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掀起“盖头”,来自郓城县酒类包装企业老板出手不凡,2000人组成的参展大军成为糖酒会上热门话题,各式酒瓶、酒盖、胶帽、酒签琳琅满目,使客商目不暇接,在4天参展时间里酒类包装产品摊点共接待6万人次客商,签订销售合同3亿元,达成合作项目7个。这次糖酒会上,共设室外展位498个,室内展位600个,其中糖酒食用流通类终端产品展位约600个,糖酒包装机械中间产品类展示展位约500个,在这500个包装机械中间产品展位中,郓城县的展位多达320个,占到60%以上。在众多参展展位中,不时看到“承载中华美酒,包装世界名牌”的宣传广告,这是郓城县丁里长镇酒类包装企业家们打出的宣传口号。在主会场的展位中,郓城县酒类和其他包装产品展位占据了整个主会场室内展区的三分之一,开创了中国糖酒会展位租卖的规模之最,丁长镇酒业包装企业的龙头企业烟郓金属彩印有限公司还以每天10万元的空管费、广告费租赁3架滑翔机在古都西安上空打出了形象广告,开了菏泽市民营企业在省会城市做空中广告的先河。
“草根”变“大树”
丁里长镇的酒类包装企业,企业主都是农民身份,在采访中,他们一些共同的特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他们敢闯敢冒,肯吃苦,生活节俭,没有节假日,老板不是外出跑市场,就是没黑没白地蹲在厂里抓管理抓生产,他们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都面临过资金紧张、技术人员短缺和管理有漏洞等尴尬局面。“草根”长成“大树”非一日之功。酒类包装业起源于丁里长镇于屯村的手工鬃刷制作,1990年开始搞胶帽加工,1992年小型瓶盖厂开始出现,由于效益可观,第二年全村就上马塑料瓶盖厂12家。后来,为适应市场需求,于北村又创办25个彩印厂、4个无结网厂、2个铝箔厂和1个橡胶厂,投资规模从十几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全村大上酒类包装项目,呈现出快速膨胀的发展态势。以烟郓金属彩印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创建于1991年,当时投资仅有10万元,经过十多年的“滚雪球式”发展,目前年产各种高档氧化铝瓶盖及塑料瓶盖4亿只,年产值上亿元,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瓶盖生产企业。
小企业聚集大规模
丁里长镇280多家酒类包装企业大多数设在自己的庭院里,其中以号称“北三村”的于北、于南、董厂为中心,规模大的企业也都集中在三个村的周围。在“北三村”形成的产业集群、企业扎堆的格局,蕴涵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扎堆”企业通过小区域内精密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市场,形成了整体的强大。虽然单个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很小,但做大了的“块”由于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而声名远扬,“北三村”生产的瓶盖、胶帽销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很多企业与青岛啤酒集团、河南金星集团、安徽古井贡、山西汾酒、陕西西凤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供货关系,金鹏包装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给青啤集团生产啤酒铝箔口标和标签。许多企业在外面订了货,企业或家庭搞加工,一家一厂完不成订货合同,就多家多厂联合干。烟郓金属彩印公司除本厂外还有6家小厂为其搞加工生产,还发动100多户家庭帮助其组装产品。“北三村”的企业都是这样,没有一家闲着的,都是忙得不可开交,由于“北三村”拥有一支庞大的销售员队伍,总是接不完的定单,干不完的活。小企业通过区域专业化市场实现了生产链接,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
转载自:山东商务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