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图片的输出设备,是激光照排机或是直接制版机,而非连续调的输出形式,只要知道加网方式,就能判断出数据量的多少,最常用的加网方式是调幅加网。它用大小不同,间隔相同的点来表示颜色深浅的变化。大点子表现深调,小点子表现浅调。在这种加网方式下,如果输出分辨率适当,就能表现出很宽的阶调范围,也能表现出丰富的细节。当输出尺寸定下之后,输出分辨率为加网系数与一个系数的积,这个系数成为加网因子,通常为2或1.5。对普通的印品来说,乘以1.5就够了,对于加网线数高于150lpi且在光泽度高的纸上印刷的印品来说,需要乘以2.0的系数。
如果原稿还未扫描,就要考虑好输出分辨率与尺寸的关系,这样扫描出来的图像才会含有正确的信息。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设定扫描分辨率。举个例子来说,一幅“4 x 5”的透射稿,想以150线,36英寸的宽度输出—放大了9倍,扫描分辨率为2025ppi(接近扫描仪的最大输入分辨率)时就包含了足够的数据量,你可以输出你所设计时的尺寸大小了。如果原稿已是数字文件形式,它就只能以相应的尺寸和分辨率输出,而不能作更加灵活的任意更改。如果要增大尺寸和提高分辨率,就要对图象作重新扫描采样处理。
公式二:扫描分辨率=放大倍数 x 加网线数 x 1.5
线条稿的分辨率和尺寸
扫描二值图像——线条的扫描分辨率比较特殊,为了避免“锯齿边”,线条稿的分辨率总要与设备的分辨率相等,最高可达1200ppi。如果输出设备是分辨率为600dpi的激光打印机,那么图像分辨率就要用600dpi。如果输出设备是2540dpi的激光照排机,那么这幅线条稿的分辨率为1,200ppi。有些输出中心喜欢用更高的输出分辨率,所以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调频加网的尺寸和分辨率关系
另外一种加网方法是调频加网,也叫随机加网。现在调频加网主要用在高档的印前市场,这样高分辨率的激光照排机和涂料纸就可更好体现出调频加网所能表现出来的细节。关于调频加网的分辨率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专家认为只要用较低的分辨率,就可以达到调幅加网的效果,但另外一些人认为高分辨率才能表现出图像的细微之处。在选择输出中心时一定要选择有成功调频加网经验的,并尊重他们的建议。
安全的放大图像
无论图像所含的信息是否足够到按设计尺寸输出,只要数据充分,你只要调节图文的尺寸分辨率即可,而不用改变文件的尺寸。如果数据不够,那你就得重新采集信息,增加尺寸大小,提高分辨率或者两者都提高。还有第三种情况:如果图片比所需要的大,分辨率比所需要的高,那就应该压缩,去掉多余的数字信息。若不去掉,只能是增加输出时间和费用而不会提高质量。
简单的缩放
大部分图像编辑软件都有与adobe photoshop相似的设定图像尺寸的对话框。在不改变文件尺寸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缩放,首先要检查长宽的比例和文件尺寸大小是否被锁定,然后就可以对图像尺寸和分辨率进行更改。当文件大小不变时,增大图像尺寸,分辨率会自动降低;如果提高图像分辨率它的尺寸就会变小。
重采样
如果图像文件包含的数据量太少,不能以设备要求的分辨率输出,你就需要在增大文件的同时增大图像尺寸,或者提高分辨率,或三者都改变。这个过程就是插值,在不增加更多的新的细节情况下,增加象素数(当你改变图像大小尺寸和分辨率时,文件大小不要被锁定)。绝大部分图像编辑软件和许多宽幅的输出设备集成有不同效果的插值程序。有一些程序做的很好,把图像放大后图像还很清晰,也看不出锐度的改变。而有些软件则会使图像看起来模糊和生硬的现象。当你不知选哪一种软件时,你可以用不同的软件来处理同一文件(如用adobe photoshop和宽幅输出设备提供的软件),然后用放大镜比较它们的差别。
如果用户不是这一方面的专家,他们就把重采样过程让设备去做。什么时候重采样是很重要的,尽量把这个过程放在最后。我们宁愿从客户那得到低分辨率但清晰的图像,也不愿要经过插值采样的模糊图像。
即使在同一插值软件里也有好几种插值计算方法。例如photoshop提供了三种计算方法:二元三次,双线性,就近点法。你要选择哪一种呢?这就要看图像的特点和放大的倍数。一般情况下,二元三次插值法能得到清晰高质的图像。对于放大倍数比较大或者图像中有不想要的细节或污点是就用双线性插值法。对于这种图像二元三次插值法往往会得到令人不满意的生硬的效果。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