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产品的供应链增值活动都可能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形成各国企业间分工合作、协同服务的局面,形成全球价值链。早在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规模经济、集聚效应,以及离岸外包的普遍采用,以机械、电子、服装为代表的产成品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供应链多层次、国际化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导致各国产业间、产业内分丁.更加多样化。从供应链角度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研发创新、产品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等方而占据优势,对产品“价值”贡献较大,成为供应链高端所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依赖劳动力廉价优势常常成为产成品装配、制造所在地,“价值”创造不足,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在苹果手机的利润分布图中,苹果公司占75%,日韩等手机零配件供应商所得利润占7%,而中国富士康这样的组装厂所获得的报酬不足2%。另一方面,苹果手机等制成品由于在中国组装,被打上中国制造的烙印,并以全价计人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中.因此传统进出口贸易统计无法真正反映各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真正地位,存在一定曲解。
全球价值链理论试图从全新的角度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解读产业的区域分布、跨国转移,提出各国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基础等综合实力的差异决定其在全球价值链上所处等级不同,国际竞争力差异巨大。
